這段時間以來,只要李治有閒空,就來看高悅,而且態度和藹,也讓她從中嗅到了什麼。
當年李治還是晉王,堂兄弟姐妹喚做雉奴的時候,李治與她消失的姐姐李豔陽的關係要好,感情深厚到外人羨慕的程度。
難道因為高悅長得像李豔陽,因而李治才會強留高悅在宮中麼?
李明月也確定不了心中的想法,她只能在其中蝸旋,她清楚,高家這一大一小都惦念著對方,能讓高悅出宮,才是她此刻最應該做的。
所以,她準備持續在宮中白吃白喝,天天磨著李治,直到李治放人為止。
對於這一切,高升完全不知道的。
他知道的是,一時間,他心中記掛的兩個女人同時消失了,心裡空落落的,十分的沒著落。
見李明月一臉的為難,聰慧的高悅知道,自己的請求似乎是很難達成了。
這種請求,自從李明月入宮來陪她開始,她就問過了無數次,明知道沒結果,但她每次還會問上一問。
哪怕有一絲希望,高悅都想回到下河村,回到老爹身邊。
就在這時,太子李忠領著自己的小跟班們,出了崇文館的大門,見到李明月攬著高悅,眼中放出嫉妒的光芒。
自從那日王伏勝來宣紙之後,李忠就被聖旨嚇了一跳。
他的老爹,當今高宗皇帝,居然敕封了一個下河村的野丫頭為永安公主。
十多歲的孩子身在帝王之家,耳渲目染之下,或多或少都能理解一些帝王的心思。
加上王伏勝宣完旨,就將他拉到一邊,只說了一句話就讓他針芒在背。
“殿下,若想太子之位穩固,定要與永安公主關係和睦,就算討好巴結也不為過,否則定有大禍。”
王伏勝身為李治的近侍宦官,說這番話已經是犯了帝王大忌了。
有些話,王伏勝不能說得太明白,但這句話,他已經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提醒李忠,若李忠還不上道,恐怕誰也救不了李忠了。
當夜,李忠將這番話告訴了王皇后。
李忠是宮人劉氏庶出,王皇后沒有子嗣,王皇后的舅父柳奭見機不可失,讓王皇后領養了李忠,於是李忠被立為太子。
王皇后對高悅入宮的事情也有所耳聞,作為皇帝近侍宦官王伏勝,自然對高宗的喜好厭惡都心中有數,所以王伏勝的話不可不信。
王皇后當即讓李忠照做,第二日,李忠再到崇文館蒙學,對高悅的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又帶了精美糕點討好高悅,極盡巴結之能事。
崇文館裡蒙學的皇子、公主看到太子李忠都對高悅巴結討好,紛紛不明所以和納悶。
可是有了太子的對高悅的態度,這些皇子、公主頓時對高悅客客氣氣的,一改之前的傲慢和敵視。
但高悅依舊我行我素,對一群皇帝的兒子、兒女討好,睬都不睬。
這些逼娃之前欺負丫丫,才不要跟你們握手言和,更不要跟你們一起玩耍呢。
此刻,李忠心中閃過千般念頭,最後咬咬牙,帶著一臉笑容上前,來到李明月和高悅的身邊,十足一副君子做派,作揖道:“姑姑,皇侄有禮了。”
一個太子,居然自降身份來討好李明月,就算她是長輩,可李忠是太子啊!
這麼反常的事情,一時間讓她秀眉緊鎖,心裡驚愕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