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政治試探,若這事做成,李治將會有更大的舉動,來抓牢屬於帝王的政權。
宦官拿來筆墨紙硯,武媚娘一言不發的給李治磨墨,而李治提筆沾了墨,就在敕書上奮筆疾書。
……
李治是個皇帝,無論站在宮裡那個位置,都是那麼顯眼,所以他零時決定,只讓王伏勝領著兩個宦官攜帶敕書,去東宮崇文館接高悅,順便宣旨。
王伏勝常年跟在李治身邊,當然知道李治的意圖,不用李治吩咐,便來到崇文館之外,等著崇文館散學。
崇文館內散學的鐘聲響起,王伏勝遠遠的看到太子李忠與幾個皇子先行一步,步出崇文館,就在外僻靜處扎堆,似乎在等著什麼人的到來。
王伏勝鄒眉,不用想,就猜到太子和幾個皇子要幹什麼?
之前,王伏勝一直貼身伺候李治,自從李世民駕崩,李治登基之後欲立長子李忠為太子,他就被李治派給了李忠,在李忠身邊服侍三年多,也是最近才讓李治調到身邊來服侍。
說來,王伏勝與太子李忠將近四年的感情,或多或少都知道些李忠的秉性,其心不壞,就是太霸道。
昨日發生太子與皇子搶奪高悅書包之事後,他顧念舊情,想給太子李忠提個醒,可是最後又放棄了。
皇帝當不會為難自己的兒子,但多少要訓誡一下,這樣才能讓太子李忠長個記心。
若李忠還不自省,就算是長子,也還是個庶出,難保太子之位不保。
雖然王伏勝心裡很想李忠將來繼承大統,可他畢竟是個宦官,沒這個能力,也不敢為李忠這個太子獻計獻策。
就在他心中閃過千般念頭的時候,高悅揹著書包,與一個年老學士步出崇文館。
這年老學士,王伏勝認識,這人可是才名滿天下的上官儀。
見高悅與上官儀行了師生之理,而後告辭,上官儀也是撫須滿臉高興,似乎對高悅這個學生甚為滿意。
武昭儀的宮女慌忙上前迎接高悅,而後兩個人往武昭儀的寢宮而去。
二人走到半道,太子李治領著皇子們,從旁閃出,堵住了二人去路,又幹起了“打劫書包”的勾當。
“呔,野丫頭,將書包留下,今日本太子便不揍你!”
“殿下哥哥,昨日她咬傷了我,今日定要她清算才罷。”一皇子道。
“殿下哥哥,昨日這野丫頭插傷我眼睛,若非是位置偏差了一些,我這雙眼睛就一定瞎了,今日定要打回來才幹休!”另一個紅腫著雙眼的皇子,一臉氣憤道。
高悅面色不懼的看著這群衣著華麗小屁孩,一言不發。
宮女慌忙上前賠不是,想要帶著高悅離開。
可這群小屁孩,昨日吃了大虧,都是皇帝的種,生來就有一種凌駕於一切的臭毛病,豈會聽宮女勸說?
這些小屁孩紛紛圍上前,只待太子李忠一聲令下,就會再次教訓高悅。
王伏勝生怕太子李忠和這群皇子犯下大錯,那就為時晚矣。
於是,他慌忙領著兩個宦官現身,一邊疾步,還一邊朝著高悅、李忠這些孩子,大喊:“聖旨到——下河縣男之女、高悅速來接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