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心驚,再看武昭儀和王皇后,先是先後吐出嘴裡咀嚼的“月餅”,都是渣子混雜了泡沫。
再看眾人的表情,明明是一副享受的表情,李明月明白了,問題出現在三塊晶瑩剔透的月餅上,這“月餅”有問題。
頓時她對高升狠得牙癢癢,這還是她第一次如此疼很一個人。
吃完第一口月餅的眾人,看到李治、王皇后以及武昭儀都在往外吐“月餅”,嚇得他們差點扣喉嚨,將剛才吞入肚中的月餅吐出來才好。
皇帝都說月餅難吃了,還吐了出來,就算手中月餅再美味,他們也不敢再吃,好多人做出一副欲嘔的樣子。
李明月的幾個兄長瞠目結舌的看著這一切,他們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麼老爺子一告老,他們在朝堂上混不開了。
“明月該死。”
李明月也是機靈,急忙匍匐在地請罪,做出溫順的樣子,心中卻是驚怕,自己太大意了,
“上河縣主,你這是欺君罔上!”王皇后緩過勁,當即訓斥一聲,連李明月的乳名都不叫了,直接叫她的封號。
“姐姐,何必動怒,妾武氏覺得明月倒是無心。”
不論有理沒理,武昭儀和王皇后唱對臺戲來總是不錯的。
當然,她也撲捉到了李治對李明月這個堂妹的偏愛,否則“月餅”不僅澀而鹹,李治不僅沒讓司膳司先試嘗食物,而且剛才李治吐出口中“月餅”第一句話不是質問,而是說出心裡的疑問。
從這點,武昭儀就看出了李治絕對不會為難李明月。
果然,李治看了一眼王皇后,冷聲道:“皇后,慎言。”
王皇后神色一顫,再不敢多言。
若她能想到李治為什麼在端正月將京城內留守,和外放的皇室宗親都儘量聚集在一起過節,瞭解當初李治對奪嫡失敗的魏王李泰的發落,對造反的荊州王李元景、房遺愛、高陽公主、巴陵公主一干皇親國戚痛心疾首,就知道李治最煩的就是血親相殘。
李治寬厚仁和,這點武則天知道,王皇后就算知道,也裝作不知。
當初鄭王李元懿還在廟堂之時,因與太原王氏一系的朝臣有過過節,出自太原王氏的王皇后,自然不待見鄭王府的嫡出幼女。
看到李治喝斷王皇后,武昭儀臉頰上閃過一絲喜色,又極快恢復平靜。
李治看著李明月,目光中恢復溫情,道:“明月何罪之有,快起身。”
李明月唯唯諾諾起身,只聽李治又道:“這叫高升的草民,也就是詩做得好罷了,所制的月餅,難吃得很,不吃也罷。”
就這麼淡淡一句話,李治將剛才李明月可大可小的欺君化於無形,可見他對李明月這個堂妹的偏愛。
“謝聖上不罰之恩。”李明月再拜。
皇帝堂哥不追究她,但她不能分不清好賴,面子上的功夫一定要給足了堂兄李治。
何況當著賓妃、皇子、公主及王公在場,李明月必須讓李治皇帝的威嚴不受侵犯,否則就是自尋死路,李治也不會袒護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