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漸漸少了,山丘連綿起伏,線條柔和。
楚凡信馬由韁前行,安靜地聽石猛講述,腦海如風馳電掣一般印證、判斷、計算、推理、演繹……
呵呵,百萬大軍的決戰,明顯吹牛逼嘛!
當然,不怪石猛,他是真信了。
楚凡在書中見到過云溪原之戰介紹,說什麼“伏屍百萬,血流漂櫓”,純粹吹牛不打底稿。還見到厲國上將軍孟代在此戰中失蹤的記錄,這個才是真實的。
云溪原場地狹窄,根本容不下百萬大軍決戰。
況且這個時代的效率低下,為保障一位士兵作戰,至少需要三個人負責輜重補給。一旦戰線拉長,後勤人數急劇上升。民夫得吃飯,騾馬也得消耗草料。
如果把他們計算進去,百萬大軍才湊夠。
估算一番,雙方作戰軍隊加起來頂多二十幾萬,短兵相接的才幾萬。
這幾萬人也不是堆在一起打群架,而是分散在從陽武到云溪原到蒼南郡的一百多里線路上,經歷了非常多的小規模戰鬥。
為什麼書中經常出現幾萬人擊敗幾十萬人的戰例,就是因為對方戰鬥人員並沒有那麼多。
而且戰鬥是一場一場,分隔在不同區域不同時段打的,齒輪一般交錯。只要其中一支部隊抵抗不住了開始逃,相鄰友軍也可能被牽連影響。最後大夥不打了,撒丫子就跑,形成大潰敗。
由此看來,姬國軍隊還是很強大的,一節一節地整齊退卻,並沒有潰敗。
厲國把逍遙侯渲染得如同戰神臨凡,其實他仗著本土作戰便宜把姬軍趕走,一突入對方建寧郡就被逼退。
嗯,還是很厲害!
尤其後來不惜勞民傷財修直道,開山填谷,遇水搭橋,非常具備超前思維。
那麼他空耗米糧,囚禁三千戰俘幹什麼?恐怕是出於策略考慮,比方說風評,比方說作為談判籌碼,等等。
任誰拿了三千不肯歸降的戰俘都頭痛。放了吧,人家回去還當兵。殺了吧,影響太壞。化整為零賣了吧,沒人肯要殺氣騰騰的奴隸。
戰俘暴動,很正常。
瘟疫,也有可能。
隆冬時,已經被隔離的瘟疫居然越過云溪傳染三個村莊,卻不太可能。
此事必有蹊蹺!
這些十一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楚凡懶得費神,重點關注胡二。
他與牛丁的重合點很多。
離群索居,綁架小孩,涉及幽冥,死狀相似,三炷香……
楚凡大膽推測,牛丁住進胡二的房子後繼承了衣缽,成為冥河擺渡人,由一個普通潑皮變成了不得的潑皮。但胡二是正式工,牛丁卻是臨時工,所以不敢囂張。至少自己用柳枝鞭打時,他不敢還嘴。
關鍵之處在於那三炷香,可能是與幽冥通訊的工具,點燃後請來黑白無常。民間請神送鬼,不也是點三炷香嘛!
捕頭董衛應該死於黑白無常之手,並非被胡二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