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的行軍總管是蘇定方。
陸軍總人數二十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水軍總人數十萬。
如今有了遼東作為糧草供應大後方,倒是可以不必再擔心糧草的問題了。
而水軍這邊,太宗跟蘇紈說話的同時,源源不斷的糧食也被運往水軍營寨,以備來年開春,即可跨過渤海跟黃海登陸百濟領土。
太宗在洛陽短暫地休整了一番,然後把蘇紈做好的五百門虎蹲炮,以及大量的火藥帶上,便又再次北上,抵達幽州。
此時,已經來到了第二年的一月,便在幽州又待了一個月。
於三月份,正式抵達前線。
三月中。
太宗再次抵達安市城,不過此時的安市城已經是大唐的了。
之後……
便是越過安市城,直入平壤了。
當然,說是直取,分兵還是會分的,大致是分為兩路,一路是平定安市以北,遼東城以南和以東此前還沒有平定下來的城池,另一路,則是由太宗自己親率,以安市向南朝著平壤一路平推過去。
而蘇定方這邊,也是接到了命令,讓她三月中,兵出渤海跟黃海。
陸上是遮天蔽日的塵埃,海面之上,也是連綿不絕的戰船。
高麗跟百濟還以為這一次也能如上一次,乃至是隋朝隋煬帝三徵高麗時那樣,只要自己龜著,就能守住。
事實卻是高麗跟百濟想多了。
大軍一路走來,高麗跟百濟的軍隊幾乎是節節敗退。
尤其是這百濟,看到戰船鋪滿了整個海面,連阻止大唐的軍隊登陸的勇氣都沒有了。
蘇定方乾脆便是沿著河流北上,大軍直逼百濟的都城。
三月中出發,七月。
蘇定方便佔領了百濟都城,百濟國王義慈王跟百濟的太子扶余隆一聽說唐軍來了立刻就跑了,只留下來一個皇子,名叫扶余泰,扶余泰應該是那種年輕比較還有骨氣的人,她見自己父王跟太子跑了,於是自立為王,而且打算堅守泗沘城。
史書當中記載,如果不是太子扶余隆的兒子率先舉城投降,她也未必會無奈地跟著投降。
但歷史已經有所改變,如今,沒有人給扶余泰拖後腿,所以,她自然也就不會這麼輕易地投降。
但這還不如投降來得好。
因為……
當兩軍對峙,第一天當她登上城樓準備視察大唐軍隊的軍容以及鼓舞己方守軍士氣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遮天的虎蹲炮的彈幕給直接轟殺了。
其實……
百濟的群臣也是有提醒過她的,但是,或許,這就是年輕人吧。
扶余泰直接慘死,而蘇定方也明白,兵貴神速,所以,她立刻對泗沘城內計程車兵進行勸降。
就這樣,幾乎是不廢一兵一卒,很輕易就拿下了百濟的都城。
接下來又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把這訊息散播出去,其餘還有抵抗想法的百濟城池,當即通通投降。
而太宗這邊。
攻堅相對來說當然比蘇定方這邊要困難一些。
而且高麗這邊,經驗豐富。
知道唐軍一旦把虎蹲炮擺出來,立刻就要自己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