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薛仁貴憨憨地道。
李治便回道:
“本王只是在想,她們倆到底在聊什麼,要聊這麼久。”
……
太宗屬實有點被蘇紈的話給震驚到。
因為蘇紈甚至能推斷出往後三代王朝到底會是怎樣。
雖說,這就有點像是在空口說白話。
其實誰也無法驗證她說的是否是真的。
但她能從蘇紈那沉重的語氣中,感覺得到,蘇紈並不是在開玩笑。
“那如果真如你所說……”
說到一半,太宗便意識到,問了也是白問。
敢情,朕的一生,就這樣了嗎?
隨後,她便道:“等朕這一次親征完,你就回長安吧。”
說罷。
便調轉馬頭。
……
等父皇跟太子妃嫂嫂終於都說完。
李治這才終於找到機會,策馬上來。
好好地跟太子妃嫂嫂一起策馬馳騁一番,敘敘舊。
……
由於此前,大唐已經將遼東的戰線推到了遼東以東,鴨綠江以西,因此,今年東征高麗,倒是比第一次東征要輕鬆不少。
但這些年來,為了防禦大唐的進一步騷擾,高麗顯然也把自家的堡壘,山城這些繼續加高了不少。
如今,再看遼東戰場,高麗的城池就一個個都跟烏龜殼差不多。
而高麗的策略,也是一貫的只防守,不進攻。除非在人數上比大唐的軍隊要多得多。
其實上一次太宗東征為什麼失敗,還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原因。
那就是太宗錯誤地判斷了高麗、百濟這兩個國家的關係。
要知道,高麗跟百濟是盟友,經常是聯合著一起來欺負新羅,而且,在前一次的遼東戰役當中,百濟顯然沒有盡到全力,本來是打算南北夾擊的,但是百濟由於是高麗的盟友,所以在南邊根本給不到高麗壓力。
至於說新羅,也是個膽小怕事的主,讓它去打高麗,估計最多也就是派個一兩千人做做樣子,根本不會打得你死我活。
所以這一次,太宗也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先滅百濟,再滅高麗,而且新羅因為這幾年又被百濟侵吞了不少的城池,新羅肯定也會比以往更加出力。
至少……
失土新羅不可能不想要回來吧?
這就能夠很好地做到牽制百濟和高麗的作用。
因此……
這一次的東征,顯然比之上一次在形勢上更好,也更有可能成功。
……
陸軍的行軍總管還是李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