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嚴肅說道:“據我所知,美劇比電影要粗糙很多,他們編劇通常是有了個大概的想法,然後就給製片人和影視公司做口頭闡述,有興趣再加工這個想法。”
“事先沒有完整的故事提綱,邊拍邊寫,這樣可以解約成本,收視率不佳就砍掉,損失不大……所以通常美國編劇不會殫精竭慮的先把提綱寫好,這就導致美劇在幾季之後,質量飛快的下降。”
曹一方補充:“這就是所謂的挖坑不埋……”他義憤填膺的吐槽:“萬惡的資本主義啊,一切只像利益看齊,完全不顧追劇觀眾的感受。”
“憋廢話!”
田安邦不滿道:“你現在的問題太多了,編劇的能力各有所長,但是你呢,鼯鼠五能無一而精,說你嚴謹不夠嚴謹,氛圍塑造也一般,人物塑造也不過爾爾……”
曹一方鬱悶:“我就沒優點嗎?”
田安邦思考片刻,決定還是給予少許鼓勵:“也就人物對話還行,對白沒有一些編劇書面化的毛病。”
這被輕描淡寫帶過的優點,其實是曹一方除了文抄和魔改前世作品以外,編劇方面最大的能力所在。
不管怎麼說,其實大多創作者都是相對缺乏生活的人。
御宅族居多。
就算是國內最優秀的編劇,他們創作的故事也總會有人物不鮮明,對白書面化的疑難雜症。
沒辦法,一個人,終究只是一個人,所知所學限於他的認知環境。
平素不愛說話,筆下的人物也難有鮮活對白……拋開細節描寫以及多餘的語氣助詞和口頭禪,看很多編劇筆下的人物對白,很容易就發現,這幾乎就是一個人的口氣。
而且說話的方式根本和現實八竿子打不著,頗有舞臺劇的風格。
而曹一方除了比同齡人多出來的幾十年生活經歷,本身還是個演員,琢磨過無數角色的深層構造,將他們變現為角色時,鮮活程度的確要比其他編劇高出一截。
“給你佈置個作業,你先訓練,補足你的短板。”田安邦最後疲累道。
曹一方問:“什麼短板?”
老頭就說了兩個字,擲地有聲:“大綱。”
……
最近他可能沒時間去完成田安邦交代的作業。
回到江海市,曹一方要迅速的找到工作室的第一個專案。
正巧,奇點集團來了個副總裁。
負責版權營銷的副總裁——李易銘,帶來了滿懷的誠意和一堆網文IP的推薦。
曹一方租借辦公樓內一個閒置的會議室,召集核心創作團隊,召開了一次圓桌會議。
“白茶給篩選過的我大致看了一下。”
曹一方從資料夾裡拿出皺巴巴的幾張A4紙,看上去就像被他從廢紙簍裡撿起來的一樣。
他皺著眉頭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不可能有時間全部看一遍,所以我篩選了一下,我們先定個方向,接下來到底是接著拍仙俠,還是玄幻,或者相對在影視圈更新鮮的遊戲題材。”
他戰術後仰,大大咧咧道:“大夥請發言。”
場間只有七個人,除了曹一方以外,還有此刻已經從老東家離職,準備掛靠到他工作室的呂驚蟄,工作室總經理白荼,共同出品方苗迎松和林音,他手下唯一的編劇郝韻萊,還有奇點集團副總裁李易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