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項後的10%經費已到位,在孫二雄手中,六萬多塊錢。
此專案不存在儀器裝置購買因素,實際上只要做專案的人學術理論能力足夠強大,不需要做實驗也能出成果。
這也是為什麼沈奇敢接這個活兒的主要原因,這個專案最核心的執行邏輯,是運用對稱子的技巧與時空混合導數迭代方法,解決三維空間環上的週期問題。
換言之,就是用超高的數學技巧,幫物理界同仁創新出一種半導體材料研究的新理論依據,一種解決物理應用問題的新型數學模型。
在專案執行過程中,個人的理論研究能力比裝置更重要。
當今學術界,只有數學工作者敢在科研經費不多的前提下,接手重大課題專案。
“我們是時代的英雄,用六十幾萬塊錢,解決六個億以上的實際問題。”沈奇掐指一算,這課題專案真要出成果了,國家得給咱們團隊頒獎吧?
“沈奇你將獨立承擔此課題前半部分的研究工作,咱們按規矩辦事,這是你的科研經費。”孫二雄下發了五千塊錢科研經費給沈奇,並提醒到:“購買專案相關的科研資材,記得開發票。”
沈奇收下首期科研經費,五千塊錢可以買一車的筆、紙、橡皮擦等文具,他目前能想到的科研資材就是這些。
“我暑假留校做科研專案。”沈奇給家裡打電話,這個決定是剛做出的。他只有暑假有時間,下學期開學了還得考託福、GRE,進修物理學位的學分。
進入七月份,數學系的同學陸陸續續回家。
沈奇一個人留在寢室,他拉出了一個邏輯框架,他承擔的這部分專案內容已有大致的規劃,總體上分為四個研究版塊。
第一個版塊是準備工作,基於尤拉方程,改寫一系列的矩陣形式。這是純粹的數學工作,計算量巨大。
第二個版塊是證明所需的能量估計,物理開始介入。
第三個版塊進而給出迭代關係,數學與物理在此版塊緊密交叉,這是最核心的一個版塊。
第四個版塊透過迭代給出驗證估計,證明解的整體存在性,即收尾工作,論述成果、邀功請賞的版塊。
四個版塊之間有很強的邏輯關聯性,各自獨立都是一個小課題,聯合起來成為一個重大課題。
“呼……”拉完框架之後,沈奇壓力巨大的吸了一口氣,光是執行環節,沒有三五個月搞不定。
研究成果最終以論文形式展現,寫完這個重大課題的論文,估計要到年底。
在課題專案組中,孫二雄是組長,是課題主持人,是老大,主管事務性和技術性兩方面的業務。
沈奇被委任為此專案的首席研究員,是專案的二把手,技術總監,主管技術性難題攻克。
這個團隊不能只有老大和技術總監兩個人,老大還兼顧著本科生教學任務,技術總監的俗務更多。
這時沈奇的手機響了,歐葉發來微信:“我下午回家,中午一起吃飯吧。”
沈奇拎著資料夾,朝女生宿舍樓走去。
歐葉站在樓下,拉一個小巧的行李箱。
“就在食堂吃吧,不想出去了。”沈奇帶歐葉去食堂。
“你明天回家?”歐葉問到。
“不回去了,有專案做。”沈奇說到,從資料夾中取出專案資料給歐葉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案,厲害。”歐葉看著看著便心生嚮往,也發現了問題:“這麼重大的課題,就兩個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