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諮沉著臉,手指在桌子上有節律地敲著,很久都沒有說話。
過了好長時間,李諮才道:“白糖專榷,我決心已下,上報了朝廷,也無人反對,只是讓我參詳。直說了吧,如今國用艱難,這麼一條財路必須要收到三司屬下來,你們有什麼要說的?”
徐正看了看徐平,默默退後了兩步。自從經了上次事情,徐正就決定凡是與官府打交道的事情都交給兒子,自己不去著急上火地費那個心。
徐平上前一步,斟酌了一會,對李諮道:“我們都是合法做生意,朝廷說收就收上去,總要給我們點補償吧?”
李諮淡淡地道:“你們要什麼補償?”
不等徐平回答,李諮又加上一句:“與你們合夥的另一家我自去說,你們不用理,只管說你們自己的話就好。”
這是個漫天要價的時候,徐平仔細想想才回答:“不說那間白糖鋪子,如何制白糖卻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朝廷把鋪子收了也沒什麼用。”
“我當然知道,不然我來找你們幹什麼?”李諮面無表情,“你只管說,要怎樣才肯把白糖方子獻出來?”
徐平知道再東拉西扯也沒意思,狠下心直接問道:“我從來沒有想過獻出去,原來只想靠這一個方子安享一輩子的富貴。相公應該知道,白糖鋪子一年賺的錢不少,足可以夠我們一家富貴一生了。絕了我們這一條財路,不知朝廷要用什麼作為補償?”
“你想要什麼?”李諮的面色平淡,不起波瀾。
徐平不上當,只是問道:“朝廷願意給我們什麼,相公何不說出來,讓我們仔細斟酌。”
李諮冷笑一聲:“斟酌?你們想斟酌什麼?我上門來問,已經是天大的恩典,只要你們的要求不太過分,我都會盡量滿足。如果貪得無厭,我自然會另想辦法,三司也不只是向你們買這一條路子。”
這話就有些赤裸裸威脅的意思了。不過這也是實話,三司衙門管了大半個朝廷的事務,尤其是與錢相關的,無所不包,對付徐家這樣一個商戶,有無窮的辦法。可以讓你一文錢都得不到,自己哭著喊著乖乖把方子獻上去。當然為了朝廷的臉面,也為了自己名聲,李諮都希望徐平自己主動獻出來,不過卻不能獅子大開口。實際上這些年月主動向朝廷獻這類秘方的人並不少,真宗朝時獻制鍮石的方法是失敗的,這些年江南有人向朝廷獻浸銅法卻是成功的,就是使用鐵片從硫酸銅溶液裡置換銅出來,使産銅量一下上升許多。那一家就被封了管銅礦的官,這才沒多久的事。
其實還有一件事李諮沒辦法明講。自從他提出白糖專榷的提議,朝裡雖然沒人反對,也沒人敢反對,但還是有一些小插曲。參知政事呂夷簡以極其隱蔽的方式向李諮暗示了徐家和李用和的關系,提醒了他李用和的身份。這種事情沒有人敢去查證,但李諮也不能當作不知道,這才主動上了徐家的門。要不是有這層關系,哪裡容得徐平裝病不去三司衙門,李諮派出兩個公人就架去了。
徐平仔細揣摸著三司能夠給出的價碼,心中明白,最好不要直接要錢,而是盡量換成其他讓三司覺得不為難的東西。
看著李諮,徐平小心地說:“我們家裡在白沙鎮上開得有一家酒樓,釀的酒就是在京城裡也有名氣,卻由於不能在京城賣酒——”
李諮看著徐平,微微一笑:“白糖專榷之後,準許你們家在京城賣酒,每日以一千升為限,除了曲錢,不再另收稅!”
既然知道徐家開酒樓,李諮算準了他們會提出這一條,早就準備好了優惠條件。其實曲錢照收,允許徐家在京城賣酒,侵犯的只是京城裡其他酒戶的利益,朝廷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徐平見答得痛快,急忙加碼:“我們家在中牟還有一處田莊,原來都是淳澤監牧馬的荒地,開墾艱難,再過兩年就收錢糧了——”
“免你們田莊二十年的賦稅,幹脆我再大方一點,從現在騏驥院的牧馬地再劃出兩千頃給你們,只要開墾得法,一起免二十年錢糧!還有嗎?”
“沒了,沒了!”
徐平大喜過望,沒想到李諮這麼夠意思,自己的莊子一下能擴充幾倍,二十年沒有賦稅,這就真能趕上白糖鋪子的利潤了。
實際上對李諮來說,淳澤監的地好幾年了都賣不出去,白白荒在那裡,招人墾種還要三司付出成本,劃給徐家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三司手裡京西路和開封府的荒地不知有多少,荒得他們都以愁,白給人種也願意。
見徐平還算識時務,李諮的面色也緩和下來,對徐平道:“既然說好,那你養兩天身子,便到三司衙門把制白糖的方法傳下來吧。”
徐平剛要答應,一回頭看見父親徐正在一邊神情有些黯然,知道他心裡還是不捨這一樁生意,心中一動,對李諮道:“相公,剛才說的都是給我們家裡的好處,其實也不用朝廷付出什麼。向朝廷獻秘方,朝廷不都還賞官身嗎?不知我們家裡有沒有?”
李諮打量了一下徐平,問道:“怎麼,你還想要個官身?這也不難,不過你年齡還小,不足二十,卻不到銓敘的年齡。”
此時一般官員的升遷主要靠磨勘,除特殊情況外,一般要求職事官從二十歲開始銓敘,也就是成年才能正式做官,徐平還差了幾年。
聽了李諮的話,徐平忙道:“相公誤會了,我是給我阿爹要個官身。他辛苦了一輩子,朝廷收了白糖鋪子,阿爹沒了事情做,若有個官身在身上,也好安養晚年。至於在下,如果要作官自然是參加科舉中進士,不需如此。”
李諮聽了,轉身看著徐正,想了一會,才點頭道:“好。不過話先說在這裡,我可以給你們一道告身,至於要任什麼實職,我就管不到了,看你們自己造化。如何?”
徐平急忙點頭稱好。
向朝廷獻秘方被採納,除了賞賜,基本都會賞個官做,這本就在李諮的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徐平是給父親徐正要的。孝道本就是朝廷提倡的,這點變化其實還是好事,李諮痛快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