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驚得長大了嘴巴:“提舉這法子真是新奇。可是若讓他們自己選出首領來,若是鬧事卻不好彈壓。”
李不棄冷哼一聲:“若是給了他們過好日子的機會還要鬧事那就怪不得別人去。廂軍也有軍規!再說那邊有六百多新兵,訓練幾日彈壓二三百廂軍還是不成問題的。”
說著他看向王昭明和葛盛文,三人連忙表決心:“提舉放心,我等一定加緊訓練,絕不會誤事。”
徐忠見李不棄果然如張永和所說是個殺伐決斷的主兒,也就不再說什麼。反正張永和交代了,只要李不棄不鬧出什麼出格兒的事兒來就不要干涉李不棄,再說他也想把試驗場搞好,那對他來說也是一樁大功勞。因此徐忠便不再說話。
廂軍都是帶家屬的,現在男人們都往新建的酒坊去幹活兒了,他們居住的地方只留下了些老幼婦孺,見到李不棄他們走來都驚恐地躲進了低矮的土坯房裡,在門口留下了一堆堆還沒有擇完的野菜,只有幾個老漢垂手弓身站在屋簷下,緊張地看著一群貴人走過來。
李不棄走到一戶人家門口看了一眼籃子裡的野菜便叫過一個老漢:“老人家,這幾個月的錢糧可領了?”
老人連忙點頭哈腰地回答:“都領了,都領了。”
李不棄又問:“可是足額領的?”
這一問老人便臉上發苦,只是看徐忠在場,卻不敢說。徐忠何等精明的人,立刻就看出不對,連忙撇清:“你們廂軍的錢糧都是姚指使派人領來發放的,與我無關。你只管大膽地說。這是李提舉,若是你有什麼委屈只管說出來,李提舉自會給你做主。”
李不棄又說:“你們以後都要聽我安排做工。俗話說皇帝還不差餓兵,我自然要清楚你們是否吃飽,能幹多少活兒。”
李不棄把自己完全放在地主、資本家的位置上,老人反倒相信了,有些擔心又有些期盼地說:“俺們每月也就只能領到兩成吧。這還是鄭都頭給大夥兒爭的。求官人給姚指使說說,再給俺們多發兩成吧。”
“鄭都頭?鄭和嗎?”
“正是。”
“我看姚指使很是器重鄭都頭,有什麼事情都安排他作啊。”
說到鄭和,老漢立刻話就多起來:“鄭都頭幹活兒可是把好手,也知道體恤人。有他帶領大夥兒,同樣的活計作起來省工省力,俺們還比別的指揮作的好些。”
張永和曾向李不棄保證一定給試驗場調幹活兒最好的廂軍,看來這一指揮能被選上是因為裡面有能人啊。
李不棄又向老漢詢問了這支廂軍的實際人數和其他一些情況就離開了,繞了個圈子走到新的酒精作坊。現在廂軍們已經把馬車上的東西全都搬下來,正在毛小乙的指揮下壘灶,打掃。
姚指揮使大概是為了顯示自己對工作上心,親自帶領幾個都頭在作坊裡督工。而他們督工的方法就是拎著皮鞭和木棍不斷的吆喝,看誰不順眼就抽上兩下,以李不棄看來他們幾個就是在添亂。
鄭和呢?沒看見鄭和。走到院子後面的空場才看到鄭和在指揮一些人攤曬糧食和洗刷器具。不同於其他幾個軍頭,鄭和也不怎麼喊叫,只是分派任務,然後檢查執行情況,見到活兒乾的有缺漏的地方就提示兩句。而那些廂軍們也甚是聽他的話。
這下李不棄放心了。這些廂軍有人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