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喜歡跟在大孩子屁股後頭玩兒。
唐妤一臉心疼:“這得受多少委屈呢。”
趙保國:…………他那脾氣?不給人委屈受就不錯了。
可也沒多說話,直接翻了個身,睡了。
自地動那年迄今,已有七年餘了。
大周聖人是既驚且喜,朝庭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擴增疆域領土的好機會。
資源大增,又不缺,所以,聖旨一道接一道,官吏們一隊一隊的出京。
新城一座接一座的建起,分流百姓,開墾新田,繪製輿圖,撥糧,撥物,撥款。
當然了,最主要的,勘測路線,得再修官道。
朝庭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一直轉著不停歇。
大周盛況是蒸蒸日上,哪怕在此期間,有寧王作亂犯上,可也能鬧出什麼大亂子。
聖人手段如廝,直接就叫給鎮壓住了。
他也沒殺寧王,平定寧王之亂後,直接把寧王圈禁在京,不使其出府,衣食還是供應不缺的。
這一舉措,還頗得天下贊同,說對人慈和寬厚,有仁君之風雲雲。
寧王:有本事殺了我。
直到今年,無論是地動當今有所損壞的城池,或是其餘諸地新建的城池,還有那施工重修的官道,大周新輿圖,才算正式完工。
接下來,就是鼓勵百姓多墾良田,多生子嗣了。
這日朝堂上,有大臣進言望聖人重開科舉,為朝廷選士。
畢竟,大周忽然多了幾十座新城,當年,那是沒辦法,道路不通,想開科舉,也是困難重重,無奈之下,才撿起前朝舉孝廉,以此來代替官員施政。
當然了,重要之職上,任選的還是歷經過科舉考試的讀書人。
可一城之官吏,需要無數,朝廷裡,也沒有那麼科舉過的官員能派的,所以,基本上一座新城,唯能有兩三位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坐鎮,就很不錯了。
良莠不齊不及呀。
當年是沒辦法才出此下策,可今現已到改變之時,也無需再將就什麼。
這提議,好得很。
朝堂都快炸了鍋了,議論爭執,都有。
聖人高坐廟堂,一言不發,但看底下的臣子們爭論,等他們爭完了,自然會來請他示意。
現在嗎,他沒必要摻和這個。
主要爭什麼呢,重開科舉是勢在必行的,主要是科舉重開,天下士子紛紜而來,自然知道這是為新城官吏選擇人才的。
這訊息,是瞞不住的。
那新城原本的官吏要如何安置呢?
喜歡父子倆的穿越日常請大家收藏:()父子倆的穿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