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故壘西邊(修訂版) > 第十三章 長河吟曲

第十三章 長河吟曲 (第3/3頁)

“當年蔡中郎[5]亡命江海,遠跡吳會,除製成名琴‘焦尾’,另外還製成了一支名笛。”她慢慢說起道。

“哦?”我不由睜大了眼睛。

“那是他經過會稽柯亭時,見亭中第十六根竹椽可以為笛,取而用之,果奇聲獨絕,遂名‘柯亭笛’。”

“那柯亭笛現在哪裡?”

“蔡中郎之女昭姬[6]善吹笛,此笛之前一直為她所有。然蔡中郎身故後……”

初平三年[7]司徒王允利用呂布將董卓誅殺後,因蔡邕有嘆息之音,而被王允收付廷尉治罪,死於獄中。蔡邕之死令王允大失人心,兼之王允不肯寬恕董卓餘黨,導致董卓殘部李傕、郭汜等反撲,長安失守,關中大亂。其時長安地區尚有百姓數十萬戶,李傕等放兵劫掠,攻剽城邑,百姓饑餓困苦,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事情,更有羌胡番兵趁機大肆擄掠,不過兩年之間,竟致人煙絕跡。蔡邕之女蔡昭姬就這樣杳無音訊了。

“姐姐不要太難過了……”沉默片刻,我慢慢說道。可她們是好朋友,怎麼可能不難過呢?“聽珊珊說,姐姐從前在雒陽時曾和瑜哥哥合譜過一支以長江為題的琴曲,”我努力換個愉快的話題道,“我何時才能有幸一飽耳福呢?”

聞言她果然微微笑了笑:“那支曲子實乃公瑾所作,我不過稍稍潤色罷了。何況彼時年少,興之所至,自娛而已,草成之作尚嫌稚拙。好在這半年來公瑾無事,得以反複琢磨細節。我想,你應該很快就可以聽到了。”

“那,這曲子有名字了麼?”

“長河吟,”她展開一個如月下長河般光華流溢的笑容,“此曲名曰:長河吟。”

在一個月明風細,碧天如水的夜晚,伴著水榭內外披香簾卷,銀波澄澈,我終於聽到了那支名為“長河吟”的琴曲——

那琴音開始很輕,很沉靜,宛如一顆葦葉上的露珠滑落水面,輕輕的“叮”的一聲,沉睡中的江水輕輕一顫,細細的漣漪漾開來,擾動了晨曦。

漸漸地,琴音明亮了起來,那是江水滾滾東流的音色,浪花與浪花彼此呼喚著,奔向那徐徐東升的旭日,散發出令人目眩的金色光芒。

倏爾琴音一轉,風乍起,漫天蘆花紛揚,如霧如雪。一隻孤鷹平掠過葦叢,寬大的羽翼一振,便如一支黑色利箭般穿破雪霧,直刺藍天。

琴音再變,錚錚鏘鏘如急流翻卷,如驚濤拍岸,如喊殺陣陣,如金戈聲聲。隨著琴絃急促震動,你彷彿看到千帆遮雲,看到萬艦爭渡,看到射江流血,看到火光橫絕。

吟、猱、綽、注,挑、託、劈、打,周瑜的十指在琴絃上飛掠如風,直令人眼花繚亂。最是激越高亢處,卻突然用力一抹,激烈振顫的琴絃被生生止住,只遺餘音不絕如縷,久久震蕩著人心,恍如驚夢。

“好!”一個陌生男子的聲音陡然響起,“素聞公瑾兄風雅,特於今夜踏月來訪,不想得聞仙樂,幸何如之!”

周瑜微微一怔,未等看清來人是誰,我已被一隻手急扯住衣袖,一直將我扯到水榭外的花叢中——

注釋:

[1]盧植是劉備、公孫瓚的老師,鄭玄是崔琰、程秉的老師。

[2]鮑宣,西漢大夫,字子都,渤海高城今河北鹽山東南)人。其妻乃桓氏之女,字少君。鮑宣曾就學於少君之父,後者贊賞他雖貧困卻品行高潔,便將女兒嫁給他,陪嫁甚為豐盛。鮑宣不悅,對妻子說:“你生於富驕之家,慣於華服美飾,而我實在貧賤,不敢接受這樣的厚禮。”少君說:“家父贊賞先生修德守約,因而讓我出嫁服侍你。既奉承君子,唯命是從。”於是將侍禦服飾悉數歸還,改著短布裳,與鮑宣一起拉著小推車回到家鄉。拜見婆母後,少君便提甕出去汲水,修行婦道,為鄉裡所稱贊。

梁鴻,東漢人,字伯鸞,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人。家貧而博學有品節,豪門大族慕其高節,多有要將女兒嫁給他的,然而梁鴻都拒絕了。同縣有一孟氏女,肥醜而黑,力大過人,能舉起石臼,年三十不嫁,父母問她原因,她說:“要嫁賢如梁鴻之人”。梁鴻聽說此事,就聘娶了孟氏女。孟氏女盛妝入門,梁鴻卻七天不理睬她。孟氏女請問原因,梁鴻說:“我想娶一個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隱居深山的妻子,而你穿著綺麗,塗脂抹粉,哪裡符合我的願望?”孟氏女答道:“我不過是試探一下你的志向罷了,隱居之服早就備好了。”說罷立即卸了釵環,換了布衣,操持起家務來。梁鴻大喜,為她取名孟光,字德曜。夫妻入霸陵山中,過起耕織、讀書、彈琴的自在生活。後來到吳郡,依附大族臯伯通,受僱為其舂米。梁鴻每天幹完活回家,孟光準備好飯食,不敢於梁鴻面前仰視,每每舉案齊眉。這異常的舉止被臯伯通發現,意識到梁鴻絕非普通人,便將他們夫妻當賓客供養起來,梁鴻從此在臯伯通的庇護下閉門著書,直到病逝。

[3]兩漢時期,選拔官吏實行察舉徵辟制。察舉,就是考察推舉,即由公卿、列侯和州郡地方長官等高階官吏透過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幹出眾的人才推薦給朝廷,經過考核後授予官職。察舉的科目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潔者)、秀才才能優秀者,東漢時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將秀才改為茂才)、明經通曉經義者)、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等。徵辟,就是徵召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主要包括皇帝徵聘和公府、州郡闢除兩種方式,皇帝徵召稱“徵”,官府徵召稱“闢”。士人為了透過察舉和徵辟的道路做官,必須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有些有威望的名士便從事評議人才的工作。許劭是當時最著名的鑒賞家和評論家,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稱作“月旦評”。

[4]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5]蔡邕於董卓當政時拜左中郎將,故亦稱“蔡中郎”。

[6]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因避司馬昭之諱,改字文姬。

[7]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最新小說: 三歲半大佬又在靠賣萌求生 快穿之主角殲滅法則 仙界套路深 槍聲依舊 九轉龍宰 海賊:人在海軍,朝九晚五 海賊王之妖尾橫行 冥定末法 你們竟然是這樣的神魔妖 仙人培訓學校 西遊之閻羅傳說 武道成天 BOSS兇猛:顧少,輕點寵 慶芳菲 結婚三年不回家,軍婚也得離 毒後有情君知否 西遊土地爺 逆血戰神 七十年代之空間有點田 絕美冥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