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雲裡霧裡的楊崇,其實一句都沒聽心裡去。
但他的腦海裡,卻被另一個疑問填滿。
於是他正視著穆淳,疑聲道;“據我所知,你原來不是鋼鐵廠的嗎?怎麼對這子彈的事,摸·得門兒清?”。
雖然兵工廠一直都是穆淳在打理,但這細節上的事兒,也實在是太清楚了。像這機器那機器,全都如數家珍的倒了出來。
讓不知道的人以為,穆淳就是從彈·藥廠出來的。
聽到這話,穆淳尷尬的笑了幾聲,不好意思的解釋道:“那那個,我當然不可能知道得這麼清楚。不過廠裡,不是有內行人嗎?”。
說話時,穆淳便將廠裡唯一的技術專·家請來。
這是一個頭發花白,但身體硬朗,精神勁頭也不錯的老爺子。
名叫陳國光。之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後來歸國,又被分配到了兵工廠。從一個小學徒,慢慢熬成了技術專家。
在大明,就經·驗而論。他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像最開始的土法造·彈,就是這老爺子親自指·導的。幫助大明,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要不是年紀限制,他還能一直親自上陣。哪像現在,只能做個清閒的技術指導員。
在端午節那天,退休後的他和老·伴兒帶著孫女,坐車南下。準備到上海,和兒子兒媳一起,過個團圓的端午節。
卻沒成想,就這麼天人永·隔了。
幸而他是一個經歷過大風大浪,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堅韌的性格,使他到了大明,也沒顯出多少絕·望。
並且在人才緊缺的兵工廠,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生活,又充滿了幹·勁!
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人,根·正·苗·紅,思想也比較純·粹。他在兵工廠裡待著,從沒倚老賣老。待人接物上,也比較和藹可·親。別人有不懂的技術問題,他都會耐著性子解答。
所以整個兵工廠的人,都比較敬重他。
包括穆淳,在他面前從不自稱部長,只稱後輩。
這些事情,楊崇也是知道的。
其實他還想好好的拜訪這老爺子,可總是不得空。來了好幾次兵工廠,也總沒碰到人。
今天倒真是運氣好,給碰上了!
因此不等陳老爺子走近,他就主動的迎了上去。拉著老爺子的,關心的問道:“老爺子,你今年高壽啊?”。
這一幕,瞬時就被隨行的記者拍了下來。
估計明天的報紙廣播上,又是楊崇親民的報道。
“我我我七十有六了!”,陳老爺子感動的回道,聲音都有些哽·咽。
儘管大明已不是後世的紅·色·中·國了,楊崇一開始,也不過是一個列車司機。
但大明到底是繼承華夏的衣·缽,楊崇也到底是大明的總統。
這麼身居高位的人,如此敬重他這個古稀老人。這種心情,就像後世的國家領·導人,下鄉看一介平民。
那份激·動,那份感·動,是真情實意的。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