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就好!那就好!”,楊崇聽著穆淳的講解,大聲讚揚道。
儘管他並不知道啥是深衝優質碳素鋼,但只聽這一長串名字,就不明覺厲。
如今大明能生產出來,那確實是可喜可賀的。
於是他接著道:“照你這麼說,我們大明子彈的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
可誰知,穆淳搖了搖頭,嘆道:“哎!這只是第一步而已。彈頭還需要裝配。”。
說著,專`業病又犯了!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著彈頭裝配過程。
按照流程,依次是彈心壓入→尾錐部預壓→底部卷邊→尾錐部成形→過徑→輥溝→尺寸較量→稱量→外觀檢選。
其中尾錐部預壓是將彈心壓入彈頭殼後的圓柱部,使其壓成一定長度的尾錐。為彈底卷邊和尾錐部的成型創造條件。
並且為了保證彈頭尾錐與彈頭圓柱部分的同軸度,一般是用衝頭推彈頭的頭部,使之進入收尾錐模進行收尾錐。
這之中,彈頭在終壓工序後,必須掉轉180度,才能送入收尾錐工序。進入尾部卷邊工序時,又要掉轉180度。
當尾錐成型,卷邊後的導彈尾錐與彈底窩也要最終成型。
所用到的裝置是多工位自動衝床。
然後便是彈頭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滾光→尺寸較量→重量較量→外觀檢選。
滾光是為了除去彈頭表面的油汙和氧化膜,使彈頭表面潔淨光亮,便於檢選和全彈裝配。用到的是滾光機。
尺寸較量則是對彈頭長度,進行100檢驗,內容包括直徑、滾口溝直徑、高度、尾錐尺寸等專案。一般情況下,只要機床和模具調整合適,這些尺寸都不容易出問題。
不過彈頭長度會因為製造誤差,從而累積成偏差,所以必須100檢驗。
用到的裝置是尺寸較量機。
重量較量:用稱量機剔除過輕和過重的彈頭,並對合格彈頭,按重量分類。再送到成彈裝配車間裝配。
最後一道工序,外觀檢選!
這是彈頭生產工序中,勞動強度最大的一道工序。
因為彈頭的表面會出現線痕、褶皺、鏽跡、油汙、指引、彈底壓壞、輥溝不全等缺陷,且無法用機床來識別,所以只能靠目視檢選。
這一步是外觀檢選機配合人工操作,才能完成。
到了這裡,彈頭加工,才算真正完成。在後世,即使是合格彈頭,也還要進行全面的質量抽檢。
由此可見,槍彈生產的複雜性與嚴謹性。
緊接著,便是成彈裝配。
這是槍彈生產過程中,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終決定槍彈質量好壞的重要工序。
因為涉及到火工品和,所以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大量廢品或重大安全事故。
以致這一階段,特別關注質量和安全。
<。在裝配過程中,分為兩步。
首先是裝底火、校量、點膠和內塗口。
次之便是裝發·射·藥、彈頭及彈頭的緊口等。
最後是對槍彈的校量、檢驗、密封和檢選。
當然,這也需要組合裝配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