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學習習慣:預習、複習、作業、思維、聽課、作息
一個學習計劃:新知識怎麼學?欠老師的老賬怎麼還?學習方法怎麼改?時間怎麼安排?
這個叫做思維導圖,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19世紀60年代發明的工具。如果習慣使用了,對學習,整理筆記,閱讀也都很有幫助。大家空閒的時候可以試著畫畫。
我的分享到這裡結束!謝謝!”
毫不緊張,口齒流利的講完所有的內容,然後直接走下臺。
同學們此刻都覺得霸氣側漏,如果換成自己上去講的話,絕對緊張到哆嗦。
她還講的那麼好,內容自己聽都沒聽過。
99年的時候,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是什麼,還沒有被廣泛的熟練運用。
就是佔了這點便宜了,她也不介意分享,因為即使分享了,都有了方法,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去用,會堅持下去。
“大家掌聲給張鹿同學鼓勵,分享的很好!大家把這個圖案抄畫下來,如果都按照這些來做,期末開始的成績一定會進步很多!”張愛華帶頭鼓掌。
這個分享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帶班了這麼多界的學生,張鹿是自己見過的,最淡定,語言組織能力最強,思維最活躍的孩子,接下來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一場班會就這樣結束了,可張鹿不知道,這一班會上的分享,很快便被傳到了整個學校。
其實方法大家都知道,也很多人是那麼多的,只不過還沒有人真正的總結整理出來,來作為分享。
很快,各班都召開了班會,然後說了張鹿的這個分享,第一名是怎麼養成的。
她不知道她的這個筆記整理術得到了僑中老師的廣泛運用教學下去,這一屆的新生的底子大部分都打的不錯,但是也加速了成績的兩極分化。
苦惱的事兒接踵而來,讓張鹿差點想要咬斷自己的舌頭,下次不要再出什麼風頭了,其實自己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這些雖然以前學過,但是早已還給老師了,也是憑藉著記憶力還不錯,才能靠到一些好成績,但是現在才初一,才第一次考試,她也沒傻到,就覺得自己都會是第一了。
天才,學霸什麼的,自己一直都不是,但是每年高考都不缺!
接下來開始每天都會收到一些來信,是要交筆友的,上面的內容大部分一致,就是喜歡,欣賞,交流。
也有幾個比較另類的,寫了一些狗屁不通的詩歌。
張鹿也有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想回的,但是其他的不回,總說不過去吧?算了,索性都不回了,一段時間下來,便再也不看信了,直接收進書包裡。
其實她學校的課本知識早就看得不多了,平時只是大概的翻翻。需要背誦記憶的很快就記住,很多也沒理解。主要也沒興趣理解。
理科方面的主要是思維,自己還是很明白,欠缺的地方,到了高中可能就不會成績那麼突出了。
她絕對不會告訴別人,課餘時間也基本都在看課外的書,最近看到明朝歷史,都在看蘭陵笑笑生…還反覆琢磨了兩三遍。
如果說到重返校園讓她最感興趣的科目,那就是歷史課了。
因為歷史老師實在幽默風趣…經常她笑得眼淚都快飈出來了,別的同學都疑惑的看著自己。
她猛然發現原來只是以前自己的智商跟不上老師的思維。
喜歡重生之不負青春時光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不負青春時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