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婆下了車,看到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房子,成了一個庭院,老淚縱橫,什麼都不剩下了……
十分的失落,心底就跟堵了一塊大石頭一樣。大家都知道她一直在等待著那幾個過洋,十幾年不知音訊的孩子,每天都坐在村口等待著。
“二姨,以後您跟我媽一起住,新的房子都已經蓋好了,進去看看吧。”
“不知道你的幾個表哥什麼時候回來,他們回來就沒地兒住了。”陳阿婆悠悠的來了這麼一句。
賴明華眼睛有點泛酸,從小跟幾個表哥也是玩到大的。對著三人娓娓道來。
“當年古鎮很窮,很多人家都吃不飽飯,以前的大家主要的經濟來源都是務農,農產品是地瓜,地瓜那是很消的玩意兒啊。撿了柴火,背十幾裡地到城裡去賣,二姨生了5個兒子都還未成人,他丈夫便早逝,自己一個人拉扯大十分的不容易。我那幾個表哥也是敢闖敢拼的,實在是餓怕了也窮怕了。
80年代f省偷渡潮,他們便找了蛇頭,準備過洋到東南亞去淘金,就想吃一口飽飯。賺大錢。可誰知十幾年來了無音訊,那年偷渡漂洋過海,很多人死在了途中,能順利到一半就不錯了。我當年是不捨老母,不願意出太遠的門,也不願在家過著窮苦日子,到了x市發展。”
“他們一定還過得好好的。”陳阿婆聽到,內心已然崩潰。
“如今最小的表哥,也應該有六十幾歲了。二姨,放心,他們一定會回來的,肯定是某些事兒耽擱了。”賴明華只好安慰道,輕輕的拍著老人的肩膀。
那是老人活到現在的念想了。
攙扶著老人進了新的屋子,一片新的面貌。
原本破舊的古屋,煥發著生機,很有現代感,還不失傳統。裡面的陳設品,很多是以前留下來的。
他們找到了以前的磚瓦,以前的水桶,以前的鹽罐子……
賴明華這段時間,經常有回來,清楚很多細節,都是藝魂公司們為老人定製的,便自己一項一項的來為老人演示。
賴母深感貼心,一雙老手,窩著張鹿的手,連聲道謝。
“老了老了,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真的謝謝你們,辛苦了。”
張鹿的眼眶都已經泛紅。
一心想要回到古鎮的,不止賴明華他們一家,還有村裡的村民,有一些是在盯著進度已經在修繕,有一些是還在安置所,失去家園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便都集聚在了賴宅。
有抱著剛出生沒幾個月嬰兒的,也有年過古稀的老人,不少青年帶著妻子一路而來,都風塵僕僕。
大家都來參觀他們的新家,高興的賴明華帶領著他們一間一間的參觀,讓老人們可以沿著牆壁的扶手走。
“真的太棒了。房子很棒,院子也很棒。”大家參觀完後都紛紛的拍手鼓掌。
見義勇為的古鎮民兵長也來了,看到古鎮受災後第一個修繕好的房屋,沒想到效率那麼快,只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當下打電話給鎮長,鎮長便騎著一輛摩托車,也過來參觀。
由於賴家就在村口,古橋的對面,古廊橋是村裡茶餘飯後的聚集地。今天,賴家變成了聚集地。
賴明華請客,吃大鍋飯,烤肉,喝啤酒,他還特地邀請了藝魂裝修公司的三個人說是為他們引薦鎮長,沒準接下來還可以有別的工程可以做,以示感謝。
三人應約來的時候,看見賴明華扶了扶金絲眼鏡,眼睛裡都佈滿了淚水,一時無言。
“十幾年沒回家居住了,真的謝謝你們。”夾雜著回憶,賴母已經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