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貨車到了,工人們從車上搬運下來的是兩片透明的鋁框玻璃門,直接安到了原大門的位置,從一個單扇木門,變成了雙推拉的玻璃的門。
而原來的木窗位置是廚房的,也換上了透明的玻璃,讓老人們一邊做菜,還可以眺望美麗的景色,還裝上了液壓桿,可以輕鬆的將窗戶開啟。
裝設了自由出入陽臺的大落地窗,更增添了開放的感覺。
房屋內的原本不合理的水電部分也重新做了修改,毀壞的部分,也都重新修繕好了,只差傢俱進場。
房屋內半牆高的位置都有一根磨的很光滑的木棍,上面還有精美的蘭花雕刻,眾人不解那個裝飾有什麼用,會不會有點多餘。
這是胡鳶的創意,專門為陳阿婆設計的,她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
只見胡鳶彎著腰,裝著老人的樣子,來回了走動了一下,那是老人起居到客廳的活動路線。都可以扶著牆上的木棍走路,原來不止裝飾作用還帶有功能性,等於是扶手,在起床的位置,或者座位起身的位置都安置了,還有衛生間的位置。
瞭解後,眾人都覺得這個設計十分貼心。
熱愛自然花草的張鹿,看著隔壁陳阿婆的那一片房屋,只剩下了幾個木樁子,如今已經廢棄。
怎麼可以視而不見?
讓人切割掉原本木樁子,留下了大概40公分左右的高度,計算了一下尺寸,在其中的幾個木樁子上在重新增加10公分的木板。變成了座椅。其他的的圓木樁又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
鋪在了地面上,縫系都蓋上泥土。
還剩下的一些廢舊木材,胡鳶設計做成了一張長板桌,放在了張鹿後改造的幾個木樁椅的中間。
這樣人多的時候也可以聚餐,讓來往的人群休息小坐。
原賴家放水用的圓木桶,被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水槽池,高低錯落擺放,可以澆花,也可以洗手用。
而破碎的瓦片,被破得更碎,鋪在地上,蓋上水泥,路線就出來了,是從賴家側門到陳阿婆家的路線。
四周種上了古鎮山上移植下來的野花,老宅的廢棄木門,變成了籬笆。
還預留了一片菜地,胡鳶往裡放了蔬菜種子,過段時間,應該就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庭院裡除了讓人休息聚餐用的大板桌,還有長條椅,坐的方向是可以看向山景,湖景的。
這個長條椅形狀跟別的椅子不大一樣,兩邊還直直的插著兩根流木,造型有點奇特,這也是胡鳶的想法,他坐在椅子上面,一手可以藉著力站起,也是為腿腳不靈便的老人設想的。
室內重新上了白色的新漆,十分通透,布藝,張鹿都選用了暖色,質感舒服的棉麻材質,顯得更加溫暖,自然。
衣櫃的板材是胡老工廠製作的,選用的是也是淡黃色的原木,連衣櫃裡面的隔板,也是經過特殊定製設計的,符合老人家的高度。
之前去n縣看的傢俱,也選好了款式,致電給鄭總,有尺寸現貨的隔天便到了,鄭總安排了專車運輸,是藤編的的沙發,因為藤編的好打理,但是舒適感不足,張鹿加上布藝靠枕。
傢俱都進場到位了,原來的鹽罐子,儲存完整的,便成了花器,插上了鮮花。
天色已黑,燈光開啟的時候,整個賴家老宅,跟隔壁庭院,重新散發著不一樣的生機。
馬上就要到9月了。胡鳶,顏書勤,張鹿三人,吃了一個暑期的工地大鍋飯,累了就停下,大夥圍著小桌子泡著工地茶,跟古鎮樸實的村民們也都打成了一片。
大家都散了回家吃飯,三人坐在賴家的老宅上休息,等待著,賴明華從x市把老人接回來。
“過幾天,我就要上課了,真是個充實的暑假。”辛苦了大半個月,看著眼前古厝的效果,很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