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見娘親不說話,以為娘親預設了,低頭看看自己胖乎乎的小肚子,再看看手裡的零食,想了想,她不覺得自己不漂亮呀?
那她繼續吃好了!
桐桐又將手裡的糖塞進了嘴巴裡。
文秀無奈了,低頭扶額,自己說了等於白說。哎,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以後胖點就胖點吧。若她真在意了,就會自我約束控制了。
青梅和桃紅低頭輕笑,宋曉月抱著孩子則是一臉懵。
胖點不是有福氣的象徵麼?能夠長胖,那可是福氣呢!
宋曉月本想發表點意見,但又相信文秀這麼做有她自己的道理,也就不多嘴了,逗了逗兒子,聽見下頭越來越熱鬧,便抱著兒子站到了窗前。
鹵味鋪,已經讓群眾排隊,然後分別試吃了。
王燕青沒念過書,原本不識字,但跟著李俊後,會寫自己的名字,也能認一些簡單的字。但自從跟著文秀做事後,“文化”不夠用了,於是,開始苦學,利用晚上讀書認字。
這一年多來,他字雖寫的不好,但認字什麼的卻是沒問題了。
夥計給客人試吃,他則負責詢問客人試吃後的口感,然後慢慢記錄在冊,記錄完畢後,再派發二兩鹵肉片。
這個辦法雖笨了一些,效率也不高,但是,卻能得到最真實的顧客體驗。
前來湊熱鬧的人很多,目的也不同,有的就是純粹貪小便宜來排隊領東西,但也有一些人是真的為了嘗鮮而來。所以,前者回答王燕青的問題很敷衍,後者則相對思量總結了許多,讓王燕青收獲頗豐。準確點說,讓文秀收獲頗豐。
鹵味的配方,還有一部分改進空間。
試吃進行了一天,王燕青收集了上千個人的試吃回饋,也為鹵味店做足了宣傳,但實際花費的銀子以及人工成本也不過十來兩。
賺了!
文秀和宋曉月倒沒在茶樓坐一天,而是試吃開始之後,他們見王燕青坐在一旁,專注的詢問、記錄顧客的回饋資訊,見他完全能夠勝任鹵味店的活計,便離開了茶樓。
回去的路上,文秀應了桐桐的要求,帶著幾人去吃了一頓祖傳黃燜雞。
宋曉月想想以前的日子,再想想近兩年的日子,看著文秀就激動的淚流滿面。如果不是文秀,她如今只怕還和王燕青在西塘村,沒有孩子,繼續被王家的人無情的壓榨,過著悲苦的生活。
“秀娘,謝謝你!”
文秀聞言,手一頓,抬頭看向她,見她眼眶紅紅,不解的問道:“你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謝我做什麼?”
大恩不言謝,感謝的話也太過蒼白,可是,她還是想謝謝文秀,“我謝你什麼,你懂的。”
文秀聞言,心裡也有些發酸,伸手拍了拍她的手,微笑道:“若沒有你們,我們娘仨不也早就過不下去了?”
或許,這就是傳說的緣分吧!
就在兩人感傷之時,宋曉月懷裡的開心弟弟突然張口喊了一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