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戰防炮口徑太小,炮彈命中後,穿甲能力甚至不足以擊穿,完全不以裝甲防護著稱的零四式步戰車。
至多在裝甲上留個洞,許多直接就被彈射出去了。
七五毫米口徑的野炮山炮,按理說這個口徑夠用了吧?
可炮彈打中了,目標晃一晃身子,像沒事車一樣從爆炸中的煙火中開出來,繼續開炮予以還擊。
日軍的炮兵都看傻眼了,反應過來氣的直罵後勤那幫人是孫子。
後勤給野炮配備了榴彈,縱火彈,甚至還有毒氣彈,就是沒準備穿甲彈。
這一點是由於他們野炮聯隊,在作戰中通常起壓制射擊用途。配置穿甲彈的效用並不高,反倒不如多準備些榴彈。
為了此戰,倒是也想到了為野炮準備穿甲彈。
可穿甲彈在仰光的倉庫裡,後勤隊穿越半個緬甸運送到曼德勒需要時間。
誰能想到敵人主動發起進攻了,重要的穿甲彈都沒備齊,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一個沒準備好,數量最多的二十多名野炮,在對付步戰車的戰鬥中成了打醬油的角色。
唯有七門九二式步兵炮,配備了穿甲彈,七十毫米的口徑穿甲效果尚可,能對零四式步戰車造成威脅。
問題七對四十多,顯得杯水車薪。
火箭炮快速反應加入進來覆蓋打擊,無疑是對日軍本就惡劣的境地造成雪上加霜。
一線陣地就要撐不住了。
即使龍文章安排的虛晃一槍,並未直接衝上去貼身戰。
“就這幾門炮跟我打……”
盯著螢幕的陳浩輕哼了一聲,輕蔑的態度非常明顯。
幾十門火炮,還抵不上一個火力連擁有的火箭炮。配備六三式火箭炮的火力連,川軍團有三個。
現在只動用了一個罷了。
“團座,我們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興許這就是日軍手裡最後的牌了。”參謀王雲山說道。
日軍一個師團配備一個野炮聯隊,根據已知的損失,此刻展現出來的炮兵,很容易得出一個盡全力的結論。
如此多的火炮,比他曾經在過的新二十二師強太多了。
以王雲山的認知來看,日軍的表現算是相當不錯,只不過川軍團的火力更勐,所以顯現不出來。
此戰要是換他們新二十二師來,恐怕在炮戰中,已經被敵人的炮火所壓制住了。
陳浩摸著下巴上的胡茬思索道:“不是那麼回事,小日本兒吃盡了我火箭炮的苦頭,肯定得想制衡的辦法。
更大口徑的火炮,飛機轟炸,都是解決的辦法。再等等看!”
不得不說,最瞭解你的是敵人。
跟日本人打了那麼多交道,陳浩都把日本人的思維習慣琢磨透了,他的猜測很快應驗。
一發大口徑的校準炮彈,落在了火箭炮陣地附近。
火箭炮連的連長立即彙報,並且請示:“團座,我們是否轉移?”
“廢話,別管東西了,人先跑!”陳浩恨鐵不成鋼的呵斥道。
火線提拔上來的軍官缺乏經驗,更缺乏主觀能動性,炮彈都落在頭上了,這種屁事還要請示。
再請示,他孃的連命都得丟。
不過,對於炮偵雷達的彙報請示,陳浩又是另一個態度了。
“發現敵人炮群的位置,很好,非常好!”
一連誇了兩句,陳浩忙不迭地發出命令:“把資料給到火箭營,火箭營一連,立即準備摧毀敵人重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