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趨勢,當技術迭代速度越來越慢的時代,企業需要新的詞彙和新的概念來包裝一坨shit餵給資本。
資本也需要新的概念,再包裝一下讓韭菜們接盤。
能不能做出來另說,韭菜得先割起。
投資圈的人精們自然能夠看出這是騙局,甚至韭菜們也能看出這是騙局。
妙就妙在大家都知道這是騙局,卻都覺得自己不是那個被割的,能夠順利把籌碼拉高之後賣給下一個接盤者。
等到元宇宙不是騙局,真正落地之後,反而吹不起什麼浪花,得老老實實看哪家企業有技術有市場有營收和利潤了。
陳然還在辦公區域的時候,大家不敢大聲討論,等陳然走之後,赤狐娛樂的員工們瞬間喧譁起來。
“公司居然要被科創生物收購了?
我記得科創生物好像從來沒有對外收購或者投資過企業,然總牛逼啊!”
“是啊,這麼多年科創生物對於金融市場的遲鈍一直被外界所詬病。
我之前看網上說,科創生物如果能夠在VR行業發展的早期投資一些產業鏈上下游的好企業,市值能比現在再高個三成。
當時由於只有科創生物一家做腦機連線VR的企業,所以當時上游供應商都需要看科創生物的眼色。
只要想,他們想投哪一家都可以。
像大米和鵝廠,都投了很多,只有科創生物一家供應鏈企業都沒有投。”
“你說然總是啥時候和科創生物聊上的,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
在赤狐早期,也就是當年《破法之羽》的實機演示宣傳片放出去的時候,時常有外面的投資機構或者企業要投資赤狐的訊息傳出。
像鵝廠、豬廠、完美世界、位元組跳動,都傳出過要收購赤狐工作室的傳聞。
早期每有傳聞,大家都會在小群裡討論一番,暢想一下被大廠收購之後,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
每次類似的傳聞都不了了之。
再後來大家也知道,陳然對於外界投資是完全抗拒的態度,對投資意向一概拒之門外。
即便給出很優厚的條件。
“估計科創生物給出來老闆無法拒絕的條件,科創生物作為超越鵝廠的巨頭,他們估計除了錢這方面,在一些其他層次的資源上也開了很豐厚的條件。
我猜最能打動老闆的,應該是科創生物即將推出的虛擬現實裝置。
如果真的像網上猜的那樣,是類似虛擬世界的存在,能夠打造屬於自己的虛擬世界。
這對遊戲人來說,才是致命的誘惑。”
“還是然總有魄力,換作是我,之前鵝廠開價的時候我就把公司賣了。
哪裡還能等到這時候。
畢竟然總也是從鵝廠出來的,出來創業成功,回去說不定能接任宇的班,成為分管互動娛樂事業群的總裁。
科創生物不管從名頭還是實力上來說,都比鵝廠要更強。
但是畢竟科創生物更偏向於硬體廠商,然總在這個體系裡的發揮空間有限。”
“我估計最主要還是因為虛擬現實技術。”
“等訊息吧,後面大家就知道具體是因為什麼原因了。”
赤狐娛樂的員工們討論得很熱烈。
科創生物在過去十年時間裡跟火箭一般的崛起,市值超過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企業。
在腦機連線VR釋出後,科創生物開始被視為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生物醫藥板塊被外界看作是科創生物的非主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