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管理者群體裡面有從雷君創業起就跟著的,有大米成立之後自己培養的,也有從外面招聘過來的。
絕大多數屬於行業內的精英人才。
但是在面對這種局面的時候,依然頗為手足無措。
生物計算機這幾年因為生物儲存伺服器的緣故而大火。
不管是學術界還是業界,都有不少成果冒出來。
即便如此,這些成果離真正意義上的生物計算機還是太過遙遠了,更別說基於碳基細胞的虛擬現實裝置。
這是在座的參會人員此前從來沒有想過的情況。
他們大多都以為,科創生物在腦機連線技術上實現了突破,除了眩暈感之外科創未來的下一代腦機連線VR能夠模擬新的感覺型別。
結果雷君的話,讓所有人都意識到這確實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不管是大米手機還是大米汽車,在真正的虛擬現實面前都不堪一擊。
這就跟博爾特來參加校運會一樣,其他參賽選手等著被碾壓就完事了。
本來汽車行業在VR大肆發展的今天,就處於一個下行趨勢。
汽車的最通用場景就是上下班的城市通勤。
腦機連線VR讓很多企業大肆推廣居家辦公,這導致城市白領對於汽車的需求下降。
如果換做是虛擬現實,那線下辦公徹底不需要了。
不僅線下辦公不需要了,城市短途旅遊同樣會被幹掉。
子女的教育也完全實現線上化。
那汽車常用的場景全部不存在,那大米汽車要去哪裡突圍呢?
大米手機是同樣的概念。
當你平時白天上班時間,下午乃至晚上的下班時間都在虛擬世界裡,別人找你只需要在虛擬世界裡聯絡就好了。
那手機的存在必要同樣被大幅度降低。
對人們來說,手機的效能只要能夠打電話和呼叫付款碼,以及瀏覽資訊就可以了。
而對手機晶片效能最主要需求就是遊戲,有虛擬現實之後,手機遊戲不再有市場。
手機效能也就沒有追求的意義。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沒想到這些。
隨著討論的深入,逐漸想到這些關鍵的節點。
所有人這才開始感到害怕。
大家意識到這是所有商業邏輯的重組,原本他們以為的不再那麼肯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之前的工作經驗可能一文不值,因此保住現在的工作機會至關重要。
本來能夠走到管理者崗位的員工,就會比一般員工更加珍惜工作機會。
“我認為即便在虛擬現實世界裡生態依然重要。
品牌依然重要。
如果真的按照雷總所說,虛擬世界的真實度和現實世界相差不大。
那麼虛擬世界也只是現實世界的對映。
只是虛擬世界在某些方面會高於現實世界,而在一些方面會弱於現實世界。
比如說在虛擬世界裡,我們能夠做到平時在現實世界裡做不到的很多事情。
但是這只是少數。
人們在虛擬世界裡依然會需要工作、社交、娛樂等等。
而這些就是我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