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的消費電子產品,需要快速鋪開,是一定需要把價格打下去的。
不管是個人電腦還是智慧手機,無不例外。
最早的計算機主要是用於軍事計算,後來往科研院所普及,一直到惠普推出了第一臺個人電腦,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才剛剛開始。
在早期個人電腦價格昂貴,即便是當時最發達的國家阿美利肯,保有量也不過兩萬多臺。
後來在摩爾定律的作用下,晶片技術不斷進步,導致個人電腦的成本和售價不斷降低。
這才帶來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網際網路時代的高峰,隨便一個和網際網路相關的公司都能上市。
對於華國來說同樣如此,那個年代上萬的ibm電腦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夠負擔的起的。
華國的個人電腦普及,要等聯想、惠普、戴爾這些pc廠商把主流桌上型電腦的價格壓到三千元左右。
後來的智慧手機同樣如此,早期的蘋果手機甚至需要賣腎才能負擔的起。
像一個蘋果手機多少晚的段子,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屢見不鮮。
也是在各大國產手機廠商把智慧手機的價格打下去之後,才迎來了16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
因此科創未來在推出腦機連線vr後,業界一直有聲音說,這個價格太高了,不利於vr的大規模推廣。
其中fb、谷歌、微軟這些國外網際網路巨頭,試圖透過各種各樣的關係來遊說鄭理和李渺渺。
由於科創未來的高管來自各大網際網路廠商,因此很多人和海外資本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
而且這麼說也有正當理由,因此很多高管在會上表示,可以以專利授權的方式開放腦機連線vr的專利。
“為了促進vr行業的進步,我們可以適當開放一些腦機連線在vr領域的專利給其他廠商。
我們的腦機連線vr技術已經進入到了第二代,因此我們可以有償把第一代的腦機連線vr技術進行技術授權。
這樣以來,既能夠維持我們在腦機連線vr領域的技術優勢,而且能夠促進整個行業的進步,能夠營造更好的行業環境。
我認為這是一件一舉三得的事情。”
以上是科創未來某位高管,在高層會議時的發言。
關於開放腦機連線vr技術,李渺渺也問過很多行業前輩,像雷君、pony馬、張一鳴等等。
這些人在創業初期雖然也接受過海外資本,但是由於他們名下企業持有科創未來的少量股份,因此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回答相對要很客觀。
尤其是張一鳴,張一鳴已經把pico打包賣給科創未來了。
要是現在科創未來對外開放腦機連線的專利授權,那他出售pico等於血虧。
李渺渺再跟鄭理彙報的時候,說道:“無論明面上的會議,還是私下高層跟我單獨彙報工作。
很多人表示過我們可以適當對外開放腦機連線vr技術的授權。
開放比目前最新一代futureverse搭載的腦機連線技術要略微落後的腦機連線vr技術。
我認為,我們可以開放,但是有條件。
那就是使用我們腦機連線vr技術的vr企業,必須要使用科創未來的vr系統。
這是我們的底線。”
李渺渺在綜合了多方意見後,在跟鄭理彙報的時候提出的底線。
專利授權可以,但是必須要用科創未來的vr系統。
在李渺渺看來,技術上的壟斷,遲早有被追上的一天,但是系統層面的壟斷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下一代的資訊革命的發生。
而且還能規避各國的壟斷性罰款,不過即便開放了腦機連線vr技術,歐羅巴聯盟還是會有其他藉口和理由來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