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將會在此次倫敦魔法事件解決後引咎辭職。
但不是現在,不是此刻。
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整個國家不適合再陷入因為政府更迭而帶來的混亂之中。
我保證當事件解決後,我會離開唐寧街十號的。”
壓力太大了,實在抗不住了。
有魔法之後的藍星,陷入了和原本截然不同的走勢。
不僅僅是魔法,還有鄭理帶來的影響。
鄭理創造的腦機連線技術以及腦機連線VR至少為藍星的VR領域發展節約了十五年時間。
整個VR產業鏈目前已經超過了萬億,更別說後續帶來的改變,以及真正虛擬現實實現後的產業規模。
虛擬現實的產業總值可以看作是智慧手機和電腦加起來的總產值。
經濟最重要的不是現狀,而是預期。
VR以及後續元宇宙帶來的預期,推遲了藍星經濟的滯漲。
以及魔法帶來的生物領域的一些突破,包括延壽藥劑、更好的轉基因種子,新能源車的更快普及。
還有就是COVID特效藥,讓COVID在2022年就被消滅了。
這些都讓整個藍星經濟在2020年到2025年這段時間,沒有陷入明顯的滯漲和看得見的危機。
反而創造出一段難得的經濟繁榮階段。
經濟和政治是人類活動的一體兩面,因此鮑里斯並沒有像原本那樣因為兩天內超過50名內閣成員辭職而被迫下臺。
當然他還是逃脫不了要下臺的命運。
事情公佈是必然要背鍋的,輿論壓力全部集中在英格蘭政府身上。
背後的歐羅巴聯盟不可能跳出來接鍋,說這事我們也有參與。
另外科技的進步只能延緩滯漲和金融危機的到來,但是無法從根源解決。
除非立刻上火星,開啟星際移民。
哪怕只是殖民火星一顆星球,也能讓藍星的經濟形勢根本性扭轉。
當然這會帶來另外的問題,那就是有資格有能力上火星的國家只有華國和阿美利肯。
最多加上歐羅巴聯盟。
當這些國家去火星了,其他國家依然要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
鄭理拿出來的鋰金屬正極材料,讓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增速遠超預期。
這帶來的是全球以碳中和為主的新能源戰略推進速度加快。
疊加人工智慧的逐漸普及,改變了整個藍星的商業環境。
光伏發電本身的成本已經低到可以進入正常的電力系統應用場景,儲能和輸送的成本和穩定性已經得到極大改善。
同時霓虹在大力推進氫能源技術。
各國的政治勢力、經濟版圖,在新能源這件事上形成了合力,這導致新能源已經變成不可逆的趨勢。
雖然全球變暖無法阻止,極端氣候依然會不斷髮生,但新的能源版圖已經牢固,石化燃料依然會有其作用存在,只是作用會被逐漸減弱。
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後,使用化石能源產生的廢氣已經影響了地球數百年。
氣候變暖本身就會導致氣象學裡最重要的一個蓄熱調溫系統:海洋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氣溫。
極端氣候就是這樣形成的,而海溫的變化還會影響海洋生態圈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