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最佳化也做不到,好像現在的製備路線就已經是最優路線了。
據我在科創生物內部的同學說,之前科創生物內部有個研發團隊,專門做內啡肽製備方式的最佳化,五年了沒有成果。
整個團隊被拆開分到其他研究團隊。哪怕是科創生物自己都無法再對內啡肽的製作工藝進行最佳化。
不得不說鄭理真的太牛了,跟開了天眼一樣。
投科創生物,科創生物基本上是壟斷地位。如果英特爾也能壟斷,他也不會是現在這個價格。
更別說以鄭理的年紀,未來三十年都不用擔心科創生物會沒有創新的源動力。
而且還有一點,華國真正有硬科技的企業太少了。
華國企業稍微有點硬科技,都能享受很高的溢價。”
“投資科創生物和投資英特爾的投資邏輯是截然不同的。
英特爾技術向上的空間已經很窄了,同時還要面臨同行業的競爭。
&n後,摩爾定律逐漸失效。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每年技術進步。
而且不知道現在的人有沒有印象,之前英特爾只是做晶片設計,晶片加工是交給類似臺積電的代工廠。
但是從2021年開始,英特爾重啟了晶片代工業務,這個領域的投入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
以前靠著技術快速迭代,只吃產業鏈的高階蛋糕,現在技術無法快速迭代了,辛苦錢也開始掙了。
掙W嘛,不丟人,但是當你參與到晶片加工的競爭中,就不能享受高溢價了。
因為晶片代工領域是高投入高回報,回報要不斷投入裝置更新技術研發中。
因此英特爾享受的估值,類似我們國家的TCL和京東方,都屬於有技術每年利潤不少,但是市值就是上不去。
科創生物應該對標誰?蘋果。
科創生物是華國最前沿技術的代名詞,腦機連線VR進入千家萬戶。
現在毫無疑問是元宇宙爆發的前夜,科創生物是最有希望在元宇宙時代佔據一席之地的企業,甚至是龍頭。
他享受萬億米元的估值毫不過分。
話說回來科創生物在腦機連線VR領域,我本來以為他們也會採取專利授權的方式。
把專利授權給Pico、FB、HTC這些公司,結果沒想到科創生物選擇了自己做。
選擇和鵝廠、大米合作,打造腦機連線VR。
如果透過專利授權,那就是走的微軟的路子,現在自己做就屬於走蘋果的路子。
同時腦機連線技術完全在科創生物手裡,就像當年觸控式螢幕技術在蘋果手裡,不開放給其他手機廠商一樣。
番茄
科創生物其實是實質上的壟斷。
另外科創生物選的合作方也非常絕,大米能提供成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鵝廠能帶來你用不完的流量。
同時鵝廠真的太清楚使用者心理,使用者想要什麼。
Futureverse的定位就很精確,遠端教育、遠端培訓這些先放一放,第一款產品就是娛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