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理選擇在華利世家的頂層跟雷君見面。
雷君一見面就直接擁抱了一下:“我們好久沒見了, 上次見面應該還是在2022年,那時候我來獅城辦事見了一面。”
“每次看到你,我都會有一種時代是年輕人的感覺,總覺得自己該退休了。”
鄭理此時才二十四歲,就已經是亞洲首富,身價超過萬億rmb。
雷君看了有種自己白忙活這麼多年的感覺。
鄭理笑道:“都是當初師兄給我的第一筆風投,正是有了當時的起步資金我才能有今天的發展。”
管家送上茶葉後無聲消失在客廳。
二人談話沾點機密了,隨便露點資訊出去都會對二級市場產生影響。
“不不不,我只是錦上添花,哪怕是在當年你還是學生的時候,我的五千萬都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雷君很謙虛,他知道鄭理是不善言談的性格,因此他繼續道:
“科創生物是純技術驅動的企業,而且科創生物當時的內啡肽製造方法是人類核心需求,產品的競爭力擺在那裡。”
“即便沒有我的風投,你最多起步的時間需要花久一點,但是你一樣能把科創生物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反而我是沾了你的光,順為資本能擁有科創生物百分之五的股份。”
&nb,經過拆分後,總股本從4億股變成了40億股。
雷君手裡百分之十的股份市值超過兩千億rmb左右。
五年時間,這筆投資翻了十倍。
光是這筆投資給順為資本帶來的收益,超過了他們這些年所有的投資收益總額。
鄭理:“師兄,我們這麼熟,就不用客氣了,我們完全可以直接一點。”
“我感覺你這次心理壓力很大,大米汽車的事情是不是讓你很有壓力。”
雷君嘆氣:“雖然在媒體上說過的話,不一定要當真。”
“但是大米汽車應該真的是我的最後一站,年紀大了確實也折騰不動了。”
“大米汽車能不能成,能不能順利活下去,我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新能源車企這些年廝殺的很厲害,新入局的玩家一家接一家。
花為有沒有造車,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反正在我覺得塞力斯跟親自下場沒兩樣)
之前的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也入場了,高調宣佈要造車。
更別說蘋果、索尼這些國際電子消費品巨頭,同樣宣佈要參與到新能源車的競爭中來。
前有理小蔚、BYD、特斯拉等,後有蘋果、索尼的新能源車即將上市。
大米作為他們的競品,壓力山大,主要沒有核心優勢,靠米粉在汽車這種大件商品上真的管用嗎?
雷君內心跟他說的一樣,真的沒底。
鄭理:“大米這麼成功,大米汽車肯定沒問題的,我相信大米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大米團隊的執行力。”
汽車遠比手機,更考驗創業團隊的實力,能造車成功的踏實做事是必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