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表示希望成為科創生物的戰略合作伙伴,只是掛個名, 願意每年付幾億的掛名費。
如果能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最好, 不能的話,也希望能讓他們在宣傳上把科創生物的lo印在手機背後。
ov屬於是把營銷玩到了極致, 把科創生物的lo掛在後面, 能吸引來不少的數碼愛好者。
這幾年科創生物在國內數碼圈的地位, 堪比蘋果。
就像花為當年把徠卡放在背後的位置一樣, 宣傳效果大於實際效果。
對ov來說,反正請明星營銷也是花錢,找科創生物合作也是營銷。
每年撥一部分營銷費用在這方面,根本無傷大雅。
“其實石墨烯塗層,這些年相關的論文數不勝數,大家都知道石墨烯這玩意,肯定在電池裡能起到革命性的效果。
包括三維結構,大家都有猜到。
只是沒有人想到三維結構的石墨烯塗層到底要怎麼構建,如果只是3d建模的話,無法判斷這種結構的石墨烯塗層效果怎樣。
沒有說服力。
只有科創生物能沿著這條技術, 把實物掏出來給大家看,就是這樣的。
至於科創生物的石墨烯塗層製造裝置,我估計就是某種更高階的3d列印裝置, 具體效果還要等到貨了才知道。
這樣想想科創生物確實牛啊, 大家都搞不定的東西他們能搞定。”
“這不廢話嗎?內啡肽、腦機連線哪樣是別人搞定了的?鄭理畢竟是大一就發表nature的頂級學霸。
不得不說研發能力太強了。”
“我就等著玩今年科創生物的腦機連線vr了,我看了下他們的實際演示效果已經很心癢。”
“哈哈哈我也是,等著科創生物來賺我的錢了, 唯一不爽的是合作方居然是鵝廠,如果科創生物能自營就好了。”
“科創生物也不是萬能的,畢竟還涉及到vr系統,科創生物在這方面可能不擅長吧。
鵝廠畢竟影響力足夠大,如果不是鵝廠,ea、育碧、索尼、任天堂這些大廠會配合把他們最著名的作品vr化嗎?”
科創生物的鋰電池專利授權後,這些獲得專利的電池廠商,同時和新能源車企簽訂了合作協議。
直接把前兩年的產能鎖了,其他車企想買也買不到。
國產新能源車企,拿到樣品和測試資料後,紛紛摩拳擦掌,勢必要抓住這兩年的戰略期。
像比亞迪的優勢最大,他自己就是國內市場佔比前二的電池製造廠商, 同時又有自營的電動車。
比亞迪的電車在國內的佔比還不小。
而他們的價格定位一直被卡在20萬到30萬的區間, 高階車型也沒辦法向上突破了。
高階車型不是你說高階就是高階, 需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像高合即便比bba的低端車型貴得多, 但是華國人也不會認為高合是高階汽車品牌。
願意為高合買單的更是少之又少。
國內真正能賣的出去的得到消費者認可的高階新能源品牌,只有理想和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