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第一次公開募股,也就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國內的IPO需要準備的材料有招股說明書、公司每年的年報(以及季報),其中包含公司的三大財務報表資料、證券研究所及投行對該公司的歷史“研究報告資料”以及公司所釋出的所有公告。
科創生物成立的時間很短,每年的年報以及季報材料是比較好準備的,材料也很清晰。
這些材料最重要的是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的內容主要是:
你要發行多少股,佔公司總股本的百分之多少。
其中國內科創板上市的規則是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如果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nb,因此公開發行的股份比例至少在百分之十。
其次是公司的風險情況,有哪些資金風險、人才風險、研發投入的風險、業務拓展的風險、團隊穩定的風險等等。
科創生物原本招股說明書裡這一條寫的內容有研發投入佔比極高,不一定能保證研發投入有預期的回報,券商把這一條寫為最大的風險。
現在得改了,腦機連線技術出來後,最大的風險是面對反壟斷調查的風險,國內可能好點,阿美利肯幾乎百分百要對你進行反壟斷調查。
招股說明書還包括最近一個年度的財務資料,以及公司未來預計的經營情況。
科創生物的產品單一,只有內啡肽,本來這一塊也是比較好預計的。
受疫情和內啡肽降低成癮性的效果被廣泛使用,現在的情況是內啡肽有多少產能就能賣出去多少,所以未來預計的經營收入情況也是比較好預計的。
但是科創生物又推出了腦機連線技術,還是按手機公司生產量收費,這個量就不容易算了。
每家廠商只有最高階的產品會上腦機連線技術,這個具體的專利授權費用是多少,估計起來很麻煩。
這一部分的工作因為李姝瑤跟李渺渺是姐妹的關係,中金把這部分交給她了。
華國的科創板19年才正式落地,其目標就是為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專門準備的板塊。
因此在招股說明書裡有很重要的一塊內容大致內容是發行人技術先進性、模式創新性、研發技術產業化情況和未來發展戰略。
本來是中金想的是照著生物醫藥公司的模板寫唄,這簡單。
結果搞個腦機連線出來,國內沒幾家做這個的公司,上市公司搞這個的就更沒有了。
技術先進性倒是很先進,問題是又要讓中金重新表述了。
關於這一塊券商本來寫的是:
“公司目前擁有的主要核心技術是“α內啡肽的工業化生產流程”該項技術是一項規模化長鏈有機化合物的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