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韓家家主的想法,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家族人才輩出,大家在各行各業都展露頭角,從此相互扶持,不再受別人的掣肘。
只不過想法終究是想法,韓家人在經商上有天賦,可是其他的卻並不怎麼精通,因此大家都各自安於自己的身份,平素並不喜歡爭搶,畢竟韓家的富庶哪怕他們只拿到一點點,就可以足夠支撐在寧州當中的花銷了。
於是因為韓家的內斂和退讓,才使得有些人越發的囂張,可此時景王的出現卻是給他們指點了一番。
確實家族當中的這些嫡子和庶子他們並不夠爭臉,雖然韓家也宴請名師為他們教導,可是韓家的氛圍不比那些大族是自幼培養的,大家也是司空見慣的。
大家聽課大多敷衍,只挑著自己喜歡的課上,所以這也使得大家所會各有不同,精通的東西就更不必說了,只不過景王卻覺得這樣也算是一種特色。
既然大家所擅長的各不相同,那就透過系統的合作去發揚每個人的長處呀。
本來對於景王來說,他想招的是做事的,大家效率高就是了。
他就不信偌大的一個韓家挑不出幾個出挑的兒郎,也並不信韓家主的性子就這麼隨遇而安,這樣子他居然也坐得住?當然就算他坐得住,想必他合作的那些人也越發不滿。
因此對於韓家主來說,安於現狀就等於被玉家一遍又一遍的壓制,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能做的只能是合作,和景王所合作,這才是最為適合韓家的道路。
只不過多餘的景王並沒有多說,他知道淑太妃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對方得閒了還是更喜歡繡繡花看看戲。
於是景王只是攙扶著舒太妃走進了內室,而齊蓁蓁和柔妃則跟在後面,齊蓁蓁望著對方挺拔的背影,忍不住有些少女心萌動。Z.br>
而此時的後宮當中,卻是平地湧起波瀾,不?這也不能算是無風不起浪,一切都是齊敏兒在推波助瀾,背後所圖的自然也是劉家了,此時後宮當中,確實是好大一番熱鬧。
徐采女跪在地上,方才他們到了新帝的書房中,本來新帝是帶著三位尚書在這裡一併看著,畢竟徐采女所言之事並不單獨是後宮事,裡面最要緊的是涉及到了前朝,因此自然要三位資歷深厚的尚書一同拿主意了。
本來三位尚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坐出頭鳥,只不過想起自己的女子在宮中為婕妤,他們也知道這般避而不答,肯定會影響她們在宮中的地位。
本來就不得寵,如果又因為這個引了陛下厭惡的話,她們在宮中的地位又會如何呢?雖然都習慣了明哲保身可是其中涉及的是自家的家眷,他們又不是那般狠辣的性子,自然是有顧及的。
只不過新帝卻突然聽到稟報說外面有事情要稟報,於是暫時把三人安排到了後面的宮殿,打算等著一會兒忙完了再說。
眼看著對方攜著三位尚書去忙了,劉皇后卻是知道這正是她的機會,如今在這宮殿當中,她可是皇后,齊敏兒再如何得寵,也是個妃子。
同時劉皇后也知道此時的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呢,他雖然不得寵,可是皇后這個身份有天然的優勢,縱然齊蓁蓁受寵,可對方在她面前還不是得低頭用事。
所以劉皇后乾脆說對方汙衊,甚至要把徐采女拉到外面直接割掉舌頭,卻被齊蓁蓁一把攔住,她們兩個你來我往,誰也不肯退讓半步。
劉皇后望著齊敏兒,一臉質問的說道:
「你想要做什麼,鳳印依然在此,本宮是後宮之主,自然你這暫時協理六宮的不同,當時的本宮暫時力有不逮,可現在本宮下令,徐采女由本宮全權處置,賢妃你可不要太逾越了才好。」
然後劉皇后就直接讓
自己身邊的丫鬟去捉徐采女過來,可是徐才女眼尖,知道了對方是狠了心要處置她,自然也不肯坐以待斃,於是倉皇爬到齊敏兒的身後躲避。
而那兩個丫鬟雖然是皇后宮中的,可是齊賢妃是主子,又是正一品的妃位,手掌協理六宮之權,這並不是他們所能得罪的,於是丫鬟們束手束腳地躲避。
而劉皇后只覺得氣憤,這是公然在挑釁她,於是她也顧不得什麼體統了,乾脆自己俯身上前想逮住徐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