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你來鄭家幫我,現在既然鄭家的事情忙完了,不知道你要做什麼,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助你一臂之力。」
聽了鄭修俞的話,齊蓁蓁也沒有瞞著他,畢竟他們兩個一起經歷過這麼多事情,鄭修俞對於她也並沒有太多的隱瞞,比如說這一次的鄭家刺客的事情,更何況這件事說不定她還真的需要鄭修俞幫忙。Z.br>
畢竟鄭家在平城當中素來有身份,鄭家的人脈跟可不是他這樣一個小姑娘可以比的。
於是鄭修俞只看到齊蓁蓁從袖子當中拿出來一枚玉佩,瞧著那玉佩的材質頗為溫潤,只是多餘的鄭修俞便瞧不出來了,他目光當中帶著些疑惑的看著齊蓁蓁,等著對方來解答。
卻只看到齊蓁蓁把玉佩翻過來,指著右上角的一個玉字,跟鄭修俞說道:
「你應該知道玉昭媛的事情,她是玉家所出的,後來入宮之後被冊封為昭媛,後來歸家之後歸家回寧州,一直在玉家當中主管事情。
她應該也來過鄭家與你們溝透過你只看這一枚玉家令,便是玉家安插人手聯絡的一個工具。」
鄭修俞聞言想了想,確實想起之前鄭老爺說是讓他哪玉家的女子為姨娘,後來他拒絕了,只不過這些事情跟齊蓁蓁這樣一個小姑娘說現在並不合適,於是鄭修俞點頭說道:
「當時這位玉昭媛確實曾經來到我家,只不過呆了些功夫便離開了,似乎她有些不悅地不告而別,後來聽說她又和鄭家聯絡了,只是具體的內情我並不知道。
怎麼他們有店鋪還在錦城嗎?如果方便的話,你可以說說在哪裡,我可以去幫你調查一下,看看是否屬實。」
聽了鄭修俞的話,齊蓁蓁也沒有隱藏,兩個人略微溝通了一下,他們倆便又坐上馬車,前往錦城當中的一個脂粉鋪子,這是玉琇跟齊蓁蓁所說的地址。
她說是那一個脂粉鋪當中有她的人,只是沒想到還沒到那個脂粉鋪當中,他們兩個便又看了一場熱鬧。
因為方才在鄭家的爭執,聽了鄭修鵬話語之中的諸多不滿,雖然鄭修俞明面上沒說什麼,可是他心中的糾結和難堪並不少,同時還有被自己看重弟弟背叛的失落。
雖然因為姜姨娘的話,他心中的恨意略微消散了一些,可是那種不被認可的,而且被輕易玩弄於股掌當中的尷尬與困境,卻讓他始終有些難過。
齊蓁蓁轉頭看著鄭修俞,雖然明白他的想法,不過其中涉及到鄭家,也終歸不是她這個外人能夠置喙的,與朋友之間相交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感,不要太過親密和疏離,這都會讓對方不喜。
於是齊蓁蓁也假裝不解,和鄭修俞一樣閉目養神,只不過還在路上她就聽到外面一陣陣吵嚷,齊蓁蓁略微皺了皺眉頭,掀開簾子往窗外看了去,她本來有些不耐煩,可到看到窗外打鬧的人時,她卻冷聲吩咐道:
「快停下馬車來,就停在角落裡,暫時先不要外面的人發現。」聽到這話時地鄭修俞也抬起頭,往簾子外看了一下。
只看到是一男一女與兩個女子在彼此打鬧的場景,周圍的人都聚在一起看熱鬧,對於這些事鄭修俞一貫都不怎麼感興趣,只不過看著齊齊
蓁蓁有些難堪的臉色,鄭修俞卻覺得對方也並不是一個多管閒事的人,更何況路上的人打鬧又與她何干呢?
或許這其中有齊蓁蓁認識的人,於是鄭修俞試探著問道:
「齊姑娘怎麼了?可有需要我幫助的地方。」
只聽見齊蓁蓁先是攥緊了手心,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才強壓著心中的憤怒,她略微平復了語氣,可還是有些許糾結地說道:
「讓鄭公子你看笑話了,不過恐怕得耽誤一會兒工夫,外面鬧的人是我的父親和大伯母,旁邊的兩個人我瞧著眼熟,應該是我父親之前的兩個妾室,只是不知道她們怎麼遇到的,同時又這樣大鬧了起來。
我既然瞧見了,總是不好袖手旁觀的,要勸和一下,如果要鬧的話,總也得回去鬧再說,這樣在外面豈不是讓別人都看笑話了。」
一聽到這話,鄭修俞的臉色就是糾結,他沒想到在鄭家的事情之後,齊蓁蓁的齊家居然也熱鬧了,他之前也去過齊家,只覺得姚氏這些人都是溫和的性子,對待他一貫親厚,不想見到了這些。
鄭修俞一時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只能望著齊蓁蓁,有些尷尬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