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這祖父是個極固執的,恐怕只有你的話他才肯聽幾句呢,我平常跟他說的他就全當耳旁風,絲毫沒記住半句,可見是我多嘴了。”
李太傅對著齊老爺抱怨道,這些日子為了勸齊老爺同他去鄭家李太傅說了好幾遍,齊蓁蓁聞言笑說道:
“祖父他是有自己的心願的,蓁蓁願意幫助祖父,也是為了齊家。”
這童言童語一出口,齊老爺的臉上頓時帶了幾分感動,他溫柔地摸了摸齊蓁蓁的髮髻,對著李太傅微微點了點頭,面上還隱隱有些許的得意,然後齊老爺才感動地說道:
“蓁蓁是個聰明的,其實我原也不知道我的執念對不對,可是就算不為了齊家,就算是為了蓁蓁,為了她的教養來考慮,我也想去其他地方看看。
南定鎮是好,那裡民風淳樸,人們安居樂業,只是蓁蓁是個有才華的,這些日子你同我教導它想必也知道,我想著它的才華不應該只拘泥在南定鎮,而是應該獨放自己的異彩。
可明遠侯府不比當初在京中有些勢力,如今或許只有到邊錘這邊,蓁蓁的才華才有用武之地。”
齊老爺說出了自己的另一番心思,他素來是個愛才的,更何況齊蓁蓁還是他的親孫女。
“罷了,你們兩個是個有執念的,我也不說了,既然如此的話,我便同你們一起去吧,鄭家所在的城池與景王和吳王勢力相鄰,我和你們一起,有著鄭家做依傍,想必他們也不會隨意處置你們。”
說罷,李太傅又和齊老爺說起了景王和吳王的身份,蓁蓁則在一旁聽著。
景王和吳王的身份都不一般,他們兩個一個是如今新帝的小皇叔,另一個則是曾經的異姓王楚王的後代。
只聽李太傅說道:“就先說景王吧,景王是先帝的兄弟,只是同新帝的年紀差不多,當初景王身為老來子,是很得寵愛的。
他的母親也是出身江南世家,一入宮就是正三品婕妤,後來生下了景王便直接冊了淑妃,後來先帝即位後,封她為淑太妃,而當時的景王因為年紀還小,並沒有賜給他封地,只先賜了一個溫國公的身份,也是在京中養著。
直到如今新帝登基,一應的皇子被廢或被貶,因為當時溫國公也算出身尊貴,所以新帝也有些顧忌他,本想要處置了對方。
卻不料溫國公竟然帶著淑太妃逃了,逃到了邊錘這兒,這原本是先帝想賜給他的封地,只等著他成年之後,後來雖然沒正式冊封,可是溫國公在這兒也是有些經營在,後來他直接在此地在這自封為景王,尊舒太妃為王太后,只是此出距離京中甚遠,新帝也有些鞭長莫及。”
聽了李太傅的解釋,齊老爺倒是微微驚訝了一下,引得李太傅朝他望過去,他看著對方有些疑惑的眼神,又想起自己剛剛的表情,這才開口解釋道:
“我知道你說的這位溫國公,說來當時皇后娘娘對他還很好呢,與淑太妃也算頗有些投契,說來他這封地,還有當初皇后娘娘的功勞在。”
當初溫國公身為老來子,雖然生母身份還算尊貴,可是先帝對他卻並無多少兄弟之情,還是皇后娘娘為其週轉,先帝這才記得要給他封地的事情。
“既如此,你們倒也算有緣,可以去景王那邊兒,只是就算沒這層關係,我也是推薦你們先去景王那邊,景王還算溫厚,而不是去吳王那裡。”
說起吳王來,李太傅先是沉吟了一會兒,接著才開口對齊老爺他們說道:
“我剛才說了吳王是楚王的後代,當初楚王因為功勞頗大被冊封了異姓王,只是並非世襲罔替,而是降位襲爵,等到到了吳王這兒的時候,便只剩了一個侯爵,他被冊封為恭順侯。
這封號裡面敲打的意思你自然也可聽出來,後來當時的吳王先是自行離京,避開了眾人的耳目。
也不知道他在暗地裡經營了多久,原本當初景王封地旁邊的應該是定王的,只是吳王卻奪了定王的封地,然後自立為吳王,說起這吳王的手段,實在是有些狠辣,我是不想讓你們在那兒的。
兩人相比之下,景王雖然根基不深,可卻也算是個寬和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