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低喃 “子由。”
沈清回頭, 一身紫色圓領官袍,獬豸玉冠加持的除了禦史大人程徹,還會有誰。
沈清斜睨了他一眼, 大義凜然地說道:“既然如此, 大人為何不在水井那裡貼份告示?萬一考生們腹瀉, 程大人也難咎其辭吧。”
程徹看她姿態嫻雅, 背脊挺拔, 之前就是被這一身女子少有的氣度給蒙了眼, 現下細想, 應該是潞州之地養人,那裡有廣袤山河,不似這汴京條條框框, 規規整整, 束縛住了人。
更難得可貴的是她的仁愛無私,對桂鳳繡娘一個素未謀面的人還願意抄送經文渡之, 實屬難得,人的眼界只有見過天地才能脫離偏見。他雖然心裡對她尚存著眾多疑慮待解答揭發, 但不可否認的是, 沈清將來會是一個將百姓裝於心中的好官。
他把手中的竹筒遞給她, 緩聲說道:“ 曹副司早在水井邊上立了個豎牌, 告知考生們此井水不可生食,若要喝熱茶,這後院有茶水司,十二個時辰都有小廝候著。”
那他們排隊是因為......沈清環顧四周, 邊上眾人有用井水來淨手的,也有用來洗狼毫毛筆的,甚至有好潔者在擦舍內的木板案桌的, 唯獨沒見用來直飲的。
手中竹筒內的水不冷不燙,溫度適宜,想是特意卡著點送過來的,剛剛雄赳赳氣昂昂的態度,立馬被這溫軟的水給順平了,沈清道了句多謝,便不再多言。
程徹見她睫如羽翅般撲簌,他開了口:“你和京府尹的令郎很是相熟?”話脫出口,竟不自知得有些吃味。
沈清倒未察覺話中的醋意,搖了搖頭:“和魏兄只是點頭之交。”
程徹瞭然,但還是囑咐了句:“你知道我在官場中這麼多年明哲保身,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嗎?”
沈清不解。
“遠離蠢人。”
沈清順著程徹的目光看去,那唯一喝過井水的蠢人正在不遠處幹嘔。
沈清淺笑道:“文則倒是看魏兄一片赤子之心,未必是蠢,而是純,我雖未入宦海,不知深淺,但赤誠和熱血就必遭人取笑嗎?”
程徹看沈清雙目灼灼,滿是天真,如樹梢抽出的新芽,都是希冀。她要入官場,還有一大片壁等著碰呢。
他垂眸道:“待看過人情冷暖,方能看出是赤子之心還是幼稚可笑。不過,”程徹頓了一頓,說道,“你說的對,赤誠和熱血,永遠都不該被嘲弄和笑話。”
他輕輕地拍了拍沈清的腦袋,俯身低語道:“下午的經義,好好考,你的赤城和熱血總會有用武之地。”
春風拂過,衣袂飛揚,眼波微瀾,額上遞來的溫熱竟讓沈清的背後起了一層薄汗,心跳驟漏一拍,她看著程徹遠去的背影發怔,她不怕艱難險阻,縱使身在荊棘地裡,她也能開出花來,但對於這樣的溫柔,她卻抵擋不了的臣服。
不動聲色的體貼和偏袒最易讓人淪陷。
可這輩子,一旦進入宦海,她都沒法再婚嫁了。往後,他對她而言,只能是同朝稱臣的關系,他對她的好,也只是出於家父是先生的緣故吧,他的溫柔,只會給未來的禦史夫人。
她不知為何,許是因為對方的一腔溫柔,她湧現瞭如此多的小女子情懷,眼底還起了一層水霧。
魏琥湊過來,滿是憤慨:“剛剛在樹下看程主司打你腦殼了,這狗官膽子也太大了吧,大庭廣眾之下竟然敢動手,看我小爺之後怎麼治他。怎麼還哭了?你的臉怎麼這麼紅?不會還被扇巴掌了吧?”
......
罵罵咧咧之聲,引得周圍考生側目,議論紛紛,沈清那點傷春悲秋立馬被退了回去。
好的,她現在決定採取程徹的建議,遠離蠢人。
午後的“經義”部分會加大難度,它出題的風格是截半題,取下題,冒上題。何謂截半題,譬如沈清這捲上的這一題,解「黃花如散金」中黃花一詞。
上無句式,下無文意,憑空此一句,短短一行字,需得由應試者從大量的詞海裡想到前後文,再進行理解與闡釋。考生卓越和平庸的分水嶺,就在經義上。
此題粗看很是簡單,沈清下筆剛寫了個“艹”,忽覺不對,「黃花」雖在現下眾多流行的詩句中釋義都是「菊花」一詞,單看這一句話也很蕭瑟,十分符合「菊花」意境,但沈清想到曾在一本小眾雜詩中看過整首,詩是好詩,但寫者的名諱卻不見經傳,估計這雜詩的銷量不是很好,她也是在書局的角落裡偶然翻過才匆匆一瞥記下了。
倒沒想到出題者會將試題出得如此偏僻。
“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青條若總翠,黃花如散金,”如果未讀過此詩,那這題的釋義就都想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