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現在自顧不暇,傾全國之力強化海軍優勢,根本顧不上非洲。
葡萄牙和比利時在歐洲的形勢,遠不如英國惡劣,一旦失去殖民地輸血,葡萄牙人和比利時人將無法維持他們現在的生活,所以葡萄牙和比利時對於殖民地的態度是非保不可。
喬治不急,小小寰球,幾個蒼蠅碰壁,螳臂當車妄圖阻止滾滾向前的時代車輪,純屬不自量力。
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獨立,給俄羅斯帶來的利益堪稱立竿見影。
為防備英國可能的反攻,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兩國政府,從俄羅斯訂購了價值超過億盧布的軍火。
沒錢不要緊,可以用資源償還。
資源什麼價,肯定是俄羅斯說了算。
想賴賬的話,先問問俄羅斯的海陸空三軍是否同意。
都不用問安德烈。
馬卡洛夫隨手就料理了。
除軍火定單之外,兩國還和俄羅斯簽訂了大量經濟合作協議,除了要以低廉的價格向俄羅斯出口資源之外,還要向俄羅斯敞開市場,允許俄羅斯資本進入兩國投資,並且擴大從俄羅斯進口商品。
協議簽字後,俄羅斯資本瘋狂湧入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兩地經濟迅速繁榮起來。
英國人和德國人都不當人,在殖民地推行單一的殖民地經濟,迫使殖民地不得不對宗主國產生嚴重依賴,以不平等的交換,完成對殖民地的壓榨。
俄羅斯的貿易,雖然本質上也是不平等,比英國人和德國人還是更有良心,不僅為當地人提供工作崗位,而且來自俄羅斯的投資,還順手提升了當地的基礎建設水平。
英國人和德國人,在非洲連口水井都不打,只修教堂,派神父天天唸經。
俄羅斯為了將兩地的資源運出來,鐵路總是要修的。
為了提高當地工人的素質,也會對當地工人進行教育管理,讓他們儘快融入現代社會。
非洲人其實也不是不可教化,兩國成立後,很快就有當地權貴,希望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俄羅斯接受現代教育。
喬治記得另一個時空,紅俄曾以這種方式,對非洲進行輸出。
雖然紅俄付出了巨大代價,最終卻因為美國人從中作梗,完全沒有達到目的。
喬治不僅不拒絕非洲當地權貴將子女送到俄羅斯求學,而且還主動為當地權貴將子女送到俄羅斯求學提供便利。
條件肯定有。
想把子女送到俄羅斯求學,先給學校捐筆錢,然後再支付比俄羅斯人高十倍的學費,就可以把孩子送來,俄羅斯的所有學校,包括聖彼得堡大學和阿穆爾大學在內,隨便挑。
由於語言不通,非洲學生來俄羅斯之後,要先讀一年語言學校。
上語言學校肯定也要交學費的。
“我們必須加強對這部分人的控制,避免對我們的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瓦西里擔心俄羅斯學生,會被這幫各種二代帶壞。
有資本送孩子到俄羅斯讀書的人,非富即貴,身上的壞習慣也更多,肯定會對意志不堅定的俄羅斯學生產生影響。
“只有意志不堅定的人,才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喬治可以接受這種代價。
不管做什麼事,總會有利有弊。
這對俄羅斯的學生同樣是考驗。
學生時代被誘惑,總好過走上工作崗位之後被考驗。
本章完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