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送法國上祭壇
鮑德溫知道俄羅斯是誰說了算,也知道誰更好打交道,所以鍥而不捨,直接來到亞歷山大。
喬治雖然是出了名的老頑固,相對於瓦西里還是比較好交流的,真正有利於俄羅斯的建議,喬治不會拒絕。
瓦西里是寧願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寧折不彎,典型一條路走到黑。
英國首相追到亞歷山大,面子還是要給的。
鮑德溫很聰明,擺出單刀赴宴的架勢,單獨來見喬治,一個隨從都沒帶。
這樣的交流,喬治還是願意接受的。
至少不會浪費時間。
“喬治,很久不見——”
鮑德溫主動向喬治伸手,笑容很成熟。
“恭喜你第三度擔任英國首相,你有什麼秘訣?”
喬治打趣,肯定不會是厚臉皮。
鮑德溫這種最多隻能算是政客,小羅斯福那種除非死亡才能把他趕出白宮的,才能算是政治家。
“如果可以像你一樣,我也不想在政治漩渦中浮浮沉沉。”
鮑德溫坦誠,為這一次的交流定下基調。
既然沒有其他人在場,鮑德溫和喬治的交流就不會被記錄,有些正式場合不能說的話,私下裡還是可以交流的。
喬治一笑置之,“自作自受”這種話還是不能說。
英國現在的困境,主因在英國自身,俄羅斯最多起到推波助瀾作用,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歐洲擁有持久的和平,這也符合我們所有人的期待。”
鮑德溫希望能和喬治儘早達成共識。
“這就是你們援助巴拉克宰的原因嗎?”
喬治冷漠,巴拉克宰沒在歐洲。
“英國和巴拉克宰王朝處於戰爭狀態時,俄羅斯也在援助巴拉克宰,我們只不過做了和你們同樣的事,為什麼要受到指責?”
鮑德溫不接受喬治的指責。
英國的入侵不正義,俄羅斯的入侵也同樣不正義。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在歐洲合作,共同維護歐洲的和平,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繼續敵對——”
喬治很不喜歡英國人的邏輯。
如果說俄羅斯是一根筋,英國的人格則是分裂的,隨時處於不穩定狀態。
喬治可以接受英國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左右逢源。
甚至可以接受英國反覆跳牆。
但這種貌合神離的婚姻模式,超出了喬治的底線。
“不不不,你應該認識到,英國並不是俄羅斯的敵人,我們之間只是競爭對手。”
鮑德溫委婉,敵對這個詞太嚴重了。
英國一直在努力避免單挑,儘量群毆,不管是清帝國還是俄羅斯,英國都不會孤身上陣。
英國唯一一次一對多是在布林戰爭,雖然布林戰爭最終是以英國勝利結束,英國卻被迫從戰略擴張轉向戰略收縮。
最讓英國人難受的是,布林人也並沒有徹底被征服,現在又重新獨立,英國不僅失去了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而且還賠掉了開普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