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苦頭
巴拉克宰的面積大約萬平方公里,全境被俄羅斯、波斯、印度包圍,和印度的邊境線長達0公里。
英國入侵巴拉克宰的時候,也曾試圖封鎖俄羅斯邊境,切斷俄羅斯對巴拉克宰的援助,最終因兵力不足被迫放棄。
英國要是跟第二次布林戰爭那樣,從全世界調集兵力到巴拉克宰,沒準也能把巴拉克宰征服。
英國打布林戰爭是因為蘭德金礦。
巴拉克宰沒有任何值得英國加大投入的資源,三次入侵巴拉克宰,最長一次也才只堅持了三年。
現在換成俄羅斯,如果也像英國那樣,喬治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遵循國際傳統,在佔領巴拉克宰首都之後,俄羅斯宣佈戰爭結束。
瓦西里想直接吞併巴拉克宰,這也是俄羅斯傳統,吃到嘴裡的肉,無論如何不會吐出來。
喬治不急,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
和喬治預料中的一樣,佔領巴拉克宰首都,並不意味著戰爭結束,巴拉克宰人依舊在反抗。
安德烈終於暴露了性格中暴虐的那一面,只要有俄軍遇襲,就以遇襲地為中心,將周圍的巴拉克宰部落全部摧毀,徹底消滅巴拉克宰人的反抗意志。
這也不是俄羅斯首創,英軍在第二次布林戰爭中也是這麼幹的。
這種戰術也不會總是奏效。
月號,一名俄羅斯軍官在執行任務中遭遠距離狙殺,俄軍出動00人整整搜了三天才找到兇手的藏身地。
指揮官想抓活的,在陣亡了人後,指揮官下令開炮,最終只在廢墟里找到了一些人體組織,以及一把被炸燬的尤里耶夫步槍。
不用問,這步槍肯定也是俄羅斯援助的。
讓俄軍難受的是,襲擊地點周圍十公里之內的巴拉克宰部落都已經被全部摧毀。
安德烈不得不承認,想徹底征服巴拉克宰,除非把巴拉克宰人全部殺光。
“不可能,我們只需將最具勇氣的巴拉克宰人全部幹掉,剩餘的巴拉克宰人自然會徹底臣服。”
瓦西里也知道,征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年至年,俄羅斯和德意志、奧匈帝國三度瓜分波蘭,波蘭徹底滅亡。
波蘭人並沒有屈服,一直到一百年後還在抗爭,直到喬治拉攏分化,又將剩餘的波蘭人全部打散後,遷往俄羅斯內陸地區,華沙的叛亂才告一段落。
巴拉克宰搞不好又是下一個華沙。
安德烈看喬治,希望喬治能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和巴拉克宰進行談判吧,扶植一個傾向於我們的政府,然後我們就退兵,還政於巴拉克宰人。”
喬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這樣我們得到了什麼?”
瓦西里不甘心。
“除了以大欺小的惡名一無所獲,但至少我們及時止損,不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喬治牢牢控制內志不放,是因為內志地下有石油。
巴拉克宰有的,俄羅斯都不缺,由於巴拉克宰是內陸國,俄羅斯甚至不會獲得入海口。
瓦西里不甘心就此收手,於是俄軍就在巴拉克宰多駐紮了一個月。
月號,俄軍一支巡邏隊在巴印邊境遭襲擊,0餘人死亡,等援軍趕到,敵人已經消失無蹤。
這肯定就不是單槍匹馬的獨狼式襲擊了,對方肯定是有組織的軍隊。
俄軍又派出軍隊進行地毯式搜尋,同樣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