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就只有一個可能,敵人來自印度境內。
這倒未必是印度人,也可能是逃入印度境內的巴拉克宰軍隊。
瓦西里這時候才終於想起,英軍入侵巴拉克宰的時候,俄羅斯也曾允許巴拉克宰反抗軍進入俄羅斯休整補給。
“混蛋!該死的英國人,我要將這些混蛋趕盡殺絕!”
瓦西里瘋狂咆哮,恨不得立即和英國開戰。
“減少巡邏隊出動的頻率,用巴拉克宰人對付巴拉克宰人。”
喬治只能儘量減少俄軍的傷亡。
俄軍龜縮不出,確實能減少被襲擊的頻率。
可是用巴拉克宰人對付巴拉克宰人,等同於將城市之外的廣大地區拱手讓給反抗軍,城市淪為孤島,更利於反抗軍行動。
“增兵,我們一定要徹底征服巴拉克宰。”
瓦西里現在是騎虎難下,後悔不迭。
早知道巴拉克宰人如此難纏,當初就不應該入侵巴拉克宰。
可這又能怪誰,喬治多次提醒,瓦西里和安德烈就跟中了邪一樣一意孤行,根本聽不進喬治的話,瓦西里現在只能一條路走到黑,才能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喬治不跟英國人在巴拉克宰糾纏,英國能拆俄軍的牆角,喬治就能在非洲挖英國的承重牆。
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被英法瓜分,英國的到了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
西南非洲資源貧瘠,被英國又委託給南非管理。
坦葛尼喀面積.萬平方公里,資源極其豐富,英國直轄,投入巨資進行開發。
坦葛尼喀和蘇丹之間的東非保護地,也是英國殖民地。
五月中,東非保護地爆發起義,當地總督派兵鎮壓,不僅沒有平息叛亂,政府軍反被叛軍全殲。
訊息傳到倫敦,聯合政府陷入分裂。
為阻止英國陷入軍備競賽,麥克唐納年的日內瓦裁軍會議中承諾,英國會率先裁軍。
對於英國的情況來說,裁軍的決定肯定是正確的。
可這也造成倫敦想往東非派出援兵時,卻無兵可派。
聯合政府的保守黨部長們,將責任歸咎於首相麥克唐納。
麥克唐納很無辜,他雖然是首相,真正掌控權力的是前首相斯坦利·鮑德溫,以及被視為鮑德溫接班人的財相內維爾·張伯倫。
裁軍的決定雖然是由麥克唐納發起,卻是鮑德溫和張伯倫策劃的,麥克唐納慘遭甩鍋。
聯合政府內遭保守黨背刺的同時,工黨也攻擊麥克唐納是工黨歷史上最大的叛徒,丘吉爾指責麥克唐納對俄羅斯過分軟弱,麥克唐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大不如前。
從今年初,麥克唐納在發言時就開始含混不清,毒舌媒體描述為:無人知道首相要在下院說什麼,而當他發言的時候,也沒有人聽得明白。
內憂外患中,麥克唐納以健康為由被迫辭職。
英國國王照例,對麥克唐納進行挽留。
麥克唐納心灰意冷,不僅不再擔任英國首相,表示要徹底退出政壇。
喬治五世沒有再挽留,責成斯坦利·鮑德溫繼續組閣。
斯坦利·鮑德溫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訪俄羅斯。
這很不尋常,之前的英國首相,第一個出訪的國家通常是法國,不會將俄羅斯擺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上。
這是鮑德溫第三次擔任英國首相,前兩次鮑德溫第一個出訪的國家都是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