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並沒有針對非洲進行佈置,非洲出現的變化只是俄羅斯實力的自然溢位。
和另一個時空的俄羅斯相比,這個時空的俄羅斯不僅沒有遭到國際社會的排擠,反而成為歐洲人最嚮往的移民地區,這些新移民有力的支撐了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俄羅斯再次得到驗證。
英國和法國的人口規模,已經不足以滿足工業的發展需求。
工業革命剛開始那會兒,英國人口在00萬到00萬之間,這麼點人口已經足夠推動工業革命。
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和法國的人口規模已經凸顯危機,至少需要000萬人口才能滿足工業需求。
隨著汽車、飛機等新事物的出現,工業對於人口的需求進一步增長,至少需要億人,才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
俄羅斯有.億人,這讓俄羅斯在和英法的競爭中佔盡優勢。
歐洲人已經對俄羅斯的發展感到驚訝。
但是先別驚訝。
接下來,俄羅斯的優勢會越來越大。
年的當下,俄羅斯的工業總產值佔據全世界的近三分之一,進出口總額佔比在0%左右。
以五分之一的進出口總額,生產了三分之一的產品,中間的差額全部被俄羅斯市場消化,這就是俄羅斯的底氣所在。
第一批完整接受義務教育的俄羅斯人已經於去年畢業,成績優秀的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成績不那麼優秀的,最起碼也能成為合格的產業工人。
正常情況下,要消化百萬級別的新增產業工人,只有擴大生產規模。
俄羅斯另闢蹊徑,產業升級的同時開闢新賽道,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電視機的技術還不足以工業化,電冰箱和洗衣機已經成為俄羅斯常見的家用電器,喬治還在努力推動電力佈局,爭取讓每一個俄羅斯家庭都能用上電燈。
這是個比義務教育更具挑戰性的系統工程。
菲利克斯對此有不同意見。
“喬治,你有沒有考慮過這樣做的成本?”
菲利克斯擔心推廣電力,會造成俄羅斯政府財政破產。
在城市中推廣電力還好說,雖然投入大、收益週期長,長遠來看肯定是利大於弊。
但要將電力推廣到俄羅斯的每一個角落,其成本和精力足以令人絕望。
“我們最開始是怎麼做的?”
喬治對於電力推廣和菲利克斯有著不同的理解。
菲利克斯一頭霧水,完全沒領會喬治的意思。
“我們最開始的時候,難道不是從發電機開始的嗎?”
喬治提醒菲利克斯,推廣電力沒有菲利克斯想象中的那麼難。
菲利克斯如醍醐灌頂,如果不是埋電線樁,而是賣發電機,那麼還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