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李子堯,他的表演被很多影評人表述為完全是“上帝的恩賜”,是近三十年來最天才的表現。
好些影評人給李子瑤的表演打了五星的滿分評價,給“燃燒”這部電影也打了四星左右的高分。
要知道斥巨資拍攝出的這部“盛世歡歌”在影評人手中也只有三星到三星半的平庸成績。
“燃燒”這部電影據此是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在影評人和觀眾口碑方面全面超越“盛世歡歌”,成為本屆加內電影節的奪冠大熱門。
廖懷仁、曲元雙等人因此興奮不已,甚至還開了一個小型的酒會。
柳淺陌卻覺得興致缺缺,根本沒有出席那個酒會。
她一個人回了酒店房間,陷入了自我厭棄和思考之中。
透過本次投資,柳淺陌覺得自己受到了兩大教訓:
第一就是一定要獲得影片的最終剪輯權,否則你根本把控不了你最後投資的錢拍出來的是個什麼東西?
第二就是在投資的時候不要盲目迷信某個導演、演員之前履歷,或者是前世的經驗。
一定要認真與這個人交流溝通,瞭解他的想法、他的價值觀是什麼,一定要與和自己三觀合拍的人合作,避免再出現這次的情況。
同時,柳淺陌也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路該怎麼走。
本來她的想法還是比較簡單,就是把自己寫的這本完結文找一個好的買家,把這本文很好的紙質化、影視化。
說句不好聽的,柳淺陌覺得自己這篇文章“清穿之我在旁觀九龍奪嫡”都比他那部叫“燃燒”的破電影好。
雖然自己的文章看起來像是消遣的讀物,沒什麼深度。但在這篇文章裡面,女主卻是自立自強的,先是做康熙的宮女,很有實權,不然阿哥們也用不著來巴結接觸她。
她的丈夫四阿哥是她自己挑的,沒有任何“向命運低頭”或者是被強迫的成分。
在她嫁給四阿哥之後,也努力改變四阿哥,第一步先是讓他不碰其他女人,只和女主一個人在一起。第二步則是以炸死的名目將皇位傳出去,將後宮遣散,一生一世一雙人。
雖然在“清川”的框架下女主能做的不多,但是女主已經盡自己所能讓自己過得不憋屈了,柳淺陌很喜歡。
如果柳淺陌身上實在缺錢的話,她可能會選擇直接找個出版社、找個影視公司把自己的這本文賣了,不管別人最後改成什麼樣子,反正她收到錢了,也只能閉著眼睛接受了。
但她現在有錢啊,還有公司、有人,完全可以另起爐灶自己做主!
因此柳淺陌便捨不得賣自己的這本書了,她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文章在出版或者是影視化的時候被別人改得不像樣。
她的女主角本來是一個大女主,不是完全的戀愛腦,她的所得也是她用盡心思謀劃得來的,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如果被別人改成一個無腦戀愛文,女主所有的收獲都是因為她是萬人迷,受很多男人喜歡,於是她可以坐在那裡毫不努力,只做好一朵盛世白蓮花就行,那些男人爭著搶著把權力送給她,她坐享其成這樣的“偽大女主文”。
柳淺陌看到自己的文變成那樣的紙質出版物或者影視劇的話,應該會被氣到吐血吧!
確實,那些男人在做編劇、導演的時候自己都不相信女人是有野心的,女人是有能力能做成事業的,他們能寫出什麼好東西來?
他們只不過天真的覺得歷史上所有的女人之所以能成功,只不過是因為她們長得漂亮會吸引男人而已,她們的成功都是男人拱手送上的,她們本身一點能力都沒有,她們最大的能力就是勾引男人。
這樣的人能寫出什麼好的女性作品,能拍出什麼好的女性作品來?這樣的無腦之做只不過會讓其他有見識的女人見之吐血三升,從此拉黑這個導演而已。
柳淺陌在這一晚忽然覺得自己的腦子前所未有的清醒,忽然覺得自己的前路無比的清晰,她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她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只埋頭寫文,把專案全權放手給別人去做,自己只是出錢而已。
她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把握專案走向和專案內容價值導向的投資人、製作人,她絕對不允許自己以後投資的任何專案再出現像“燃燒”這部電影這樣的“事故”了。
正在她思索之時,忽然聽到了敲門聲,開啟門一看,卻沒想到站在門外的人卻是大boss李子堯。
柳淺陌一愣,在她的想法之中,她和李子堯之間的緣分應當就到“燃燒”這部電影拍攝完,李子堯在加內電影節拿到影帝為止。
她現在算是對李子堯有一點點“知遇之恩”的,若是日後再出現什麼事情,李子堯也不至於會再報複她了,她已經不用再害怕這個幕後大boss李子堯了。她和李子堯也不會再有什麼交集了。
只是卻沒有想到李子堯竟然沒有去參加宴會,而是來敲了她的門。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