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兩個教訓 這部電影給柳淺陌兩個教訓……
第二十七章
柳淺陌摸著自己的良心說句實話:雖然“燃燒”這部電影裡面大boss李子堯的演技確實好, 將青少年的青澀和年輕人的沖動、糾結,最後甚至是和中年人的成熟都演出來了,怪不得之後能拿影帝。
但他的人設確實讓柳淺陌喜歡不起來!
李子堯搖擺在兩個女人之間, 又當又立。之前對他的父親深惡痛絕,最後又走上了他父親的老路。
而這樣的浪子回頭的人設, 竟然還得到了男性導演男性觀眾的一致好評, 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部電影裡面的女主和女配感覺都像工具人一樣。都是李子堯想要實現“自我”所必須要經歷的“劫難”, 完全沒有一點自我意識。
在包括片中李子堯的母親也是, 她們的一生都在圍繞男人轉, 圍繞感情轉。柳淺陌及其不喜歡廖懷仁導演這樣詮釋女性。
在廖導演的解釋之中,李子堯“燃燒”了最燦爛的青春,變成了一個普通的芸芸大眾,甚至有著一層悲劇的底色。
柳淺陌卻覺得很扯淡,李子堯燃燒的明明是夏芷柔和許沫沫這兩個女孩子啊。
他用一個男孩子的不成熟, 害了一個女孩子的性命和另一個女孩子的一生, 這難道值得歌頌嗎?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
現實當中如果有這樣的情節, 不是應當進入法制頻道, 讓大家引以為戒嗎?還要在這懷念什麼?有什麼好懷唸的?
電影女主角夏芷柔的人設也不好,稍微演得不好一點就是一個“綠茶婊”,演得好了就會像現在這樣——變成一朵盛世白蓮花——也不是什麼讓人喜歡的角色, 反正柳淺陌不喜歡。
許沫沫這個不良少女的角色, 說好聽點兒叫做敢愛敢恨, 有為了愛情豁出去的勇氣,但是她最後進了法制頻道,讓人惋惜。
柳淺陌卻也對她喜歡不起來,只是怒其不爭——幹嘛非要糾纏一個不喜歡你的男人,最後還殺了一個和你沒啥關系的女人?毀了自己一輩子?
面對這種渣男果斷分手不好嗎?下一個男人更香好嗎?愛情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好嗎?
現代女性就沒有其他的一丁點追求了嗎?
還有李子堯的爸爸, 純純渣男,找了小三出軌生子,難道最後還可以用“真愛”來洗白嗎?
李子堯的母親也是一點兒都立不起來,現實生活之中都是“為母則強”,多少女人離婚之後過得很好,為什麼廖懷仁要給她一個這樣軟弱拖累李子堯的形象呢?
難道就為了最後對比一下讓大家覺得——對,李子堯的母親這樣的女人太不好了,他父親離開她是對的?
可是你們這些男人也要想一想,李子堯的母親本來也是一個賢妻良母,把家庭照顧得很好,讓李子堯生活得很幸福,是什麼讓她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柳淺陌非常的生氣,這部“燃燒”的電影完全是男性觀點的輸出,感動了廖懷仁這個導演他自己,或者也會感動今年的加內電影節的一眾評委奪得大獎,因為他們都是男人!
但是柳淺陌覺得自己心口發痛,她捂住自己的胸口,覺得後悔不已。
劉悅琴確實是一個合格的執行者,有著的監督,劇組不敢無限制的浪費錢,節省了很多資源,使得這部電影完全沒有超支。
但是劉悅琴能管的也只是錢而已,她對劇本的把控,對觀點的輸出完全沒有一丁點的話語權。
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她真的已經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已經很好地控制住了劇組的拍攝成本,為柳淺陌省了很多錢,柳淺陌完全不可能怪她。
這件事只能怪柳淺陌自己。
廖懷仁當初拉投資還沒有寫出全部的劇本,只有一些意識流之類的話語,比如說體現少男少女青春期的“性焦慮”問題,以及深刻反映一些社會問題而已,柳淺陌沒有全面把關。
在拍電影的時候,廖懷仁導演也拍得稀碎,柳淺陌完全不知道剪出來會是個什麼效果。
再加上柳淺陌與過於倚仗前世的經驗,覺得廖懷仁導演這部片子既然能在加內電影節獲獎,一定是一部深刻反映人性的好片子,沒有過多的審核,甚至連剪輯出來的片子都沒有看過,才導致了現在這樣讓她極其鬱悶的事情發生。
柳淺陌現在對於一些投資電影的大廠有些感同身受了——為什麼他們要限制導演的剪輯權?要將剪輯權收歸製片人所有,因為有時候某些導演拍出來的和製片人想要的完全不是一種東西,和他來拉投資時候說的也根本不是一種東西。
而最後導演的觀點如果不符合製片人的價值觀點,那麼誰來決定這部片子的走向?誰來決定這部電影的觀點輸出?
在柳淺陌是普通觀眾的時候,她常常會跟著某些導演一起罵製片人,嫌棄他們不懂電影還瞎指揮,把電影剪得平庸。
但當柳淺陌真的成為一個製片人之後,她發現必須要限制導演的剪輯權,如果這部電影的剪輯權在她自己手裡的話,絕對不會呈現出現在這樣依託答辯似的東西。
“燃燒”電影的這次試映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有明星幫站臺,有觀眾和電影買手一起來看電影,大家對電影導演廖懷仁的拍攝手法和深刻表達贊譽有加,對片子的男主角、以及女演員們也都喜愛異常,覺得他們是天才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