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拼刺小組,本來是很好的類似鐵三角的組合,但碰到駁殼槍後,很快就被瓦解了。
為了不傷到自己人,七連班組長們的駁殼槍對著鬼子的腳上打,專門打鬼子的腳背或是小腿。
即使一下子打不中,但威懾力很強,很容易讓鬼子分神。
試想一下,你自己正高度緊張地面對著敵人的刺刀,在準備著下一步的刺殺,卻發現了敵人黑洞洞的槍口對著你,哪怕是對著腳,也是非常恐怖的。
因此類似驚弓之鳥的鬼子,哪怕是中**的駁殼槍虛晃一槍,都會引起他們極大的分神和恐慌。
在幾米的距離內,對於一個老兵來說,駁殼槍可謂是指哪打哪了,幾乎都不用瞄準,抬手便可以精準地打擊目標。
如果在以前,日軍的拼刺技術大大領先中國兵,那現在的話,一個日軍的警備師團(34師團)計程車兵,要對著中**最精銳的步兵師(74軍51師)之一計程車兵。
不用說,這個拼刺技術的差距就看不太出來了,關鍵是74軍自全面抗戰以來,一直在打,幾乎是每次大戰都有參加。
一直在打大戰的部隊,並存活下來錘鍊成精銳的部隊,類似經常參加大賽的運動員一樣,能保持一個高競技水平。
所以,74軍的單兵拼刺技術,是不落於日軍下風的,而且因為一直在參戰,其中面對強敵的作戰經驗越來越豐富,信心就越來越足。
刺刀見紅的白刃戰,當雙方技術都差不多不再懸殊的話,心理優勢則就很重要,覺得自己幹得過對手,就會發揮出正常水平甚至是超常的水平,反之則反。
擁有這麼多優勢的七連戰士們,還在白刃戰中“耍滑頭”耍起了駁殼槍,更是讓鬼子受不了。
就像是高手還要作弊,這個比賽就不要比了,但是打仗和比賽不一樣,沒有任何的規則保護,沒有裁判,只有輸贏和生死。
日軍大隊長木下少佐本以為自己的一箇中隊在拼刺上,是可以幹掉這麼一點中國兵的,所以有點慢條斯理地整理部隊和組織火力,準備接著第二波的衝擊,往山上衝。
可沒想到,自己一箇中隊的人,竟然慢慢撐不住了,有點敗像出現了,氣得木下匆匆交代幾句後,帶著第二大隊所有的步兵戰鬥兵,也撲了上來。
眼見著鬼子這麼多人撲了過來,三狗也急了,好在之前就叫八連九連的戰鬥兵已經移動到一防陣地,隨時接應七連。
現在不得不叫司號兵吹響了全體出擊的號聲,隨著幾把衝鋒號的吹響,三營所有的戰鬥兵全部呼嘯著衝了出去。
在鏡山上的營指揮所裡,三狗看著這一幕,熱血沸騰,好像回到古代冷兵器作戰時候的那種千軍萬馬對著衝鋒的感覺。
兩邊計程車兵呼喊著口號,日軍喊著“板載”(萬歲),三營的戰士喊著“衝啊、殺啊”等簡短有力的口號,朝著同一個目標衝殺過去。
日軍現在一個大隊的戰鬥兵也消耗到差不多五六百人,三營三個步兵連也是差不多這麼多的人。
因此雙方人數相差不大,單兵實力看起來也差不多,比拼的是臨戰的氣勢和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