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必要的鋪墊後,把58師的牛人們請走後,6月4日,王耀祖正式升任74軍軍長,51師師長由原副師長兼代師長李天俠接替。
151旅旅長周治道升任51師的副師長兼旅長,51師另一個旅153旅,原旅長張靈武因在高安祥符觀中彈受傷,現在正治療和養傷,就暫時沒有職務和提升。
原153旅代旅長邱偉達,現在轉正為正旅長,接下來一連串的轉正,原305團代團長劉光羽也轉為正團長。
305團三營的代營長羅志成(三狗),終於也得到了轉正,成為正兒八經的正營長了,給配備了副官和副營長。
副營長還是由何懼之(秀才)來擔任,同時兼任七連的連長,其他人都沒有什麼變化。
只是幾個見習官,滿了三個月的見習期後,都交出了令三狗比較滿意的答卷,升任排長了。
現在74軍越來越受到軍委會的重視,不斷地調來新兵,充實到各個基層連隊裡去,特別是305團三營這樣的精銳部隊,更是補充的多。
三營原來每個連是三個排,現在擴編到每個連四個排了,三狗和各個連長,就順水推舟地把幾個見習官,提拔為新兵排的排長。
不過四個連長,現在都被三狗送到74軍內部舉辦的軍官訓練班去學習了。
由於黃埔精神及抗戰的殘酷,中**大多數都處在劣勢的情況下,基層軍官傷亡率非常高。
憑黃埔軍校那麼一點畢業生,完全不能滿足全軍的連排長巨大的缺口,而大部分戰場上升任的軍官,都是些大頭兵,甚至是文盲或是文化很低的人。
這些人,不是歧視他們,作戰確實很勇猛,不怕死,打仗能手,作為老兵,絕對能發揮出很好的作用,但作為排長,特別是連長,指揮和管理的能力還是很欠缺的。
術業有專攻,並不是能打的人,指揮能力就厲害的。
原51師師長王耀祖升任軍長後,也深知基層軍官的重要性,以前在51師時候就大辦軍士訓練班,現在成了74軍軍長後,沒多久就開辦軍官訓練班了。
要求全軍的排長連長,只要不是正規軍校畢業的,都要去受訓,有的營長也去了,51師的軍官,連副排長副連長也去。
所以,三狗就趁著最近沒有打仗,就一股腦地把秀才、狗腿、打鐵儂、竹竿四個連長,都送去培訓。
還有吳鼎立、夏晨、胡守清、彭長華、楊承祖、陳彥心、連福壽、朱大勇、李海龍、蘿蔔、大薯、王維棟、江忠漢這些排長,也是跟著去軍官訓練班。
正好把各個連隊的新兵訓練和日常事務,都交給幾個原來的見習官王信嘉、羅斯獻、陶威等幾個人來打理,在實操中鍛鍊起來。
一個多月後,也就是在民國二十八年(1939)八月,74軍開始進行整編,終於輪到了撤銷旅一級的單位了。
隨著戰爭的延續,中日兩軍根據前一階段的實戰總結,都發現旅一級(日軍是旅團)在普通步兵師中起的作用不大。
步兵旅一級的作戰單位,兩頭不靠,既沒有團級的靈活和獨立,也沒有師級的打擊規模,反而增加了指揮程式,影響了部隊決策和行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