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軍委會給駐防九江的第二兵團司令張發魁下了死命令:
九江乃武漢門戶,如九江不守,則日軍西可徑取武漢,南可迂迴南昌、長沙,形成包圍武漢之勢。九江必須死守,決不能讓日軍攻陷!
可憐的第九戰區第二兵團將士,不得不以血肉之軀拱衛暴露在日軍軍艦大炮之下的九江城,一時間血肉橫飛,都不能阻止日軍的前進。
張發魁將軍出於戰事的考慮,把北伐鐵軍第四軍放置在廬山,作為總預備隊,以備不需,結果差點因為這事丟了官。
因為第四軍是張發魁的嫡系部隊,也是粵系的王牌軍,九江失守後,這個就成了把柄受制於人了。
蔣校長不管出於私心要廢了粵系王牌,還是出於公心,打擊張發魁的假公濟私儲存實力上,都有了可發揮的餘地,因此一紙調令,直接就把要把張發魁高高掛起,架空了他。
好在第九戰區的司令長官陳成將軍站了出來,不管是出於抗戰大局為好,還是出於保護部下為好,給張將軍說了情。
陳成將軍說讓第四軍作為預備隊放在廬山是他親自下的命令,也是為了之後長久抗戰的考慮。
陳將軍是蔣校長的心腹幹臣得力嫡系,也從之後要粵軍死拼日軍接下來的進攻著想,就暫時收回了成命,張發魁將軍得以全身而退,只是這兵團司令就不能再當了。
再說,在張鼓峰事件上,日俄兩者都要面對各自強勁的對手,暫時都不想提前決戰,所以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進行和平解決了。
這事,就讓中國方面吃了個嗝屁,滿心的希望等來了極大的失望,一臉的熱勁貼在了人家蘇聯的冷屁股上,還白白在九江損失了不少人。
弱國無外交,萬事靠自己。弱者千方百計想依靠強者得利,而不想想人家強者根本不想損害自己的利益來幫你。
與其低聲下氣地求人幫忙,還不如把自己變成強者,成功自來。天道酬勤,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
日軍想兩隻腳走路,第11軍命令第6師團,從安慶往潛山、太湖縣、宿松到黃梅,打下黃梅,和長江南面的九江成呼應之勢。
第6師團是南京大屠殺的主力部隊,原來的師團長谷壽夫已經回日本了。
日軍聲名狼藉的南京大屠殺之後,谷壽夫等人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震驚了世界,日本大本營本身都感覺到不恥和不安。
為避免受到世界輿論的譴責,谷壽夫於同年12月27日被調任本土防衛軍擔任任中部軍司令官的閒職。
其上級松井石根、柳川平助都於次年2月14日被編入了預備役。1939年9月12日和另外幾名大屠殺主犯一起被編入預備役,此後也沒有擔任過什麼官職。
第6師團的主要將領都換了個遍,只是為數不多的人在留任,比如36旅團的旅團長牛島滿還在擔任旅團長。
Ps:書友們,我是平淡的平,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援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