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日軍炮擊結束後,鍾連長爬出掩體一看,倒吸一口冷氣,幸好是剛才溜的快,也幸好只派了兩門炮出來。
他的炮連有四門炮,四個排,每排負責一門炮,除了炮手彈藥手,其他的是運輸、後勤、守衛等人員,好多人才能伺候一門炮。
鍾連長這次還留了個心眼,跟上面報告說一門炮壞了,暫時修不了,只拉了三門炮過來。
實際上是他想給戰防炮連留條後路,或是一個種子,不然全部拼光了,辛苦組建起來的炮連就沒了。
這次第一仗,他也留了一門炮作為預備隊,萬一兩門炮被鬼子給纏住了,還有一門炮來解救一下。
只是沒有想到,原以為兩炮就可以解決鬼子全部坦克的,卻只打了三輛而已,想起來好可惜。
這裡面除了炮兵們技術不夠硬外,實戰經驗也少,比如打後面三輛坦克時候,戰防炮陣地已經開始遭受鬼子九二步炮的襲擊了。
一些炮兵在敵人的炮火威脅下,心理素質沒有過關,導致影響到技術,不過,炮兵畢竟不是步兵,在戰場上哪裡有步兵那麼玩命的。
但對於步兵來說,特別是對首當其衝的三營九連來說,戰防炮連是幫了他們的大忙。
兵不刃血地幹掉三輛坦克,這個在之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經常是被鬼子坦克如入無人之境一樣,在他們的陣地上來回碾壓、衝擊、分割、掃射等。
但鍾連長這次不想這麼幹了,上面的炮團也是拿著戰防炮陣地被敵人發現為理由,轉移了這幾門炮,轉到莊子內部去了。
霍團長有點失望,但還是跟炮團爭取到了一個炮轟鬼子的機會,這次可不是37戰防炮來打了,而是德國造萊因式重榴彈炮。
這個炮的炮彈口徑為150MM,最大射程為15公里,是當時中國軍中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野戰重炮,炮團只有三門。
當然這幾門炮沒有拉到臺兒莊內去,而是將陣地設在臺兒莊背後運河南岸的30師防區裡。
本來是儘量不打,怕暴露目標,一旦被鬼子的重炮群或是飛機咬住,那中國最高精尖的陸地武器就馬上給報銷了。
五戰區的原則也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儘量不使用這個大殺器。
但這次霍團長為什麼能打動炮團?
主要是因為霍團長的偵察連,霍團長雖然把184團的主力部隊全部安排在臺兒莊內,但這個偵察連一直放在莊子外圍遊弋。
主要方位是在臺兒莊的西北方的金莊周邊,因為那邊是津浦鐵路線離臺兒莊最近的地方。
本來想著讓偵察連去做斥候,刺探些日軍的情報過來,或是順手炸一炸鐵路,緩遲一下鬼子的輜重運輸。
卻發現了鬼子在金莊西面的鐵路,臨時搭建了一個火車站和幾個彈藥庫和倉庫,這幾天那是貨物堆積如山,還源源不斷地從津浦線北段運了過來。
偵察連一看到這塊大肥肉,頓時口水直流,奈何人家鬼子防衛非常嚴密,周邊幾里地,除了日軍外,所有人不得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