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七年(1938)3月24日上午,不出秦國綱的意料,日軍第10師團瀨谷支隊的炮兵聯隊,開始對臺兒莊狂轟猛炸。
日軍十多架98式轟炸機也像蝗蟲一樣,飛在臺兒莊上空,對臺兒莊及外圍陣地濫施轟炸。
頃刻之間,臺兒莊被硝煙烈火籠罩,150重炮的榴彈、300多公斤的航彈,狂風暴雨般的飛過來,守軍辛苦了好久修築好的臺兒莊外圍陣地工事,幾乎被摧毀。
瀨谷支隊的第63步兵聯隊福榮聯隊派出五輛坦克,做試探性的進攻。
由於臺兒莊外圍陣地被炸得一塌糊塗,幾乎是夷為平地,所以坦克只是在過坦克壕時候,有點小心翼翼。
但在九二步炮不斷的炮轟掩護下,日軍的坦克又一次進行銜接度緊密的坦炮協同,一招鮮,吃遍天了。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因為守軍有了坦克的剋星了,37戰防炮,也叫戰車防禦炮,戰防炮連連長鍾健雄是廣東人,喊著廣東話,叫手下從老秦他們防守的房子里拉出了兩門炮。
老秦他們一排防守的房子,正處於莊子西北角的一處小高地上,視野比較開闊,戰前也掃清了射界,視線剛好可以越過石頭城牆看到鬼子的進攻隊伍。
更主要的,讓鍾連長看著這裡做戰防炮陣地的是,老秦他們幾個房子底下的工事挖得很深,幾間房子在地下連在一起。
戰防炮不重,帶鬼子的重炮一結束,幾個人一拉就出來了,其中一門炮還沒有出大門,就在大門口子上。
莊子裡幾乎每個房子的大門和窗戶,都用石頭磚塊給封死了,只留了些射孔,鍾健雄把戰防炮陣地設在老秦這邊,就把這些射孔給挖開挖大了一些,可以把炮管給伸出去。
三營長老韓也從碉堡裡跑過來,要近距離感受一下戰防炮的威力,眼見著鬼子的坦克正一輛輛地駛了過來,老韓急得喊:“鬼子坦克來了,快打!”
鍾連長笑了笑說:“韓營長,莫急,等最後一輛出來後,我們先打最後一輛,斷他們的後路,再慢慢地收拾他們。”
老韓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鍾連長一邊看著炮鏡,一點對身邊的炮手報出一串資料,負責搖方向和高低度的炮手馬上快速工作起來。
彈藥手也抱著炮彈,等待裝填,這37炮的炮彈有點像一個加長的大號手電筒,不算很重。
“穿甲彈。高度135,左偏角15度,放!”
鍾連長終於喊出打一炮的命令了,只看見炮手們在飛速地操作,最後一拉炮栓後,“轟”的一聲大響,炮彈以肉眼看不清的速度發射了出去。
鬼子最後一輛坦克右邊正側面突然猛地搖了一下,“打中了!”
老秦他們這邊的步兵們,像沒有見過世面的土老帽一樣,歡呼了起來,而鍾連長眼睛還看著炮鏡,沒有移動,接著發出第二道命令:
“高爆彈。高度135,左偏角15度,放!”
接著又是一發炮彈發射出去,正中那輛被穿甲彈擊中的坦克,那坦克發生了一聲巨響,接著是火光沖天。
這次才是真正的擊中了,鍾連長輕噓了一口氣,把炮鏡交給了身邊的炮長,和韓營長一塊聊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