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牛牯和秀才他們幾個就過來看三狗了,見三狗沒啥大事,都放心了,不過秀才居然拿了一封信給三狗。
三狗也很詫異,這戰火紛飛的地方,居然能收到信件,狐疑地看了看封面,確實是寫著自己部隊連隊以及羅志成啟的,三狗一看筆跡,就知道是誰寫來的了。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自己戰友的家書,和自己家書一樣,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三狗揭開了信封,因為知道是誰寄來的信,不好念出來,但又看到大家正圍著,等著他念。
其實談不上是家書,可是勝似家書;信是楊慕華寄來的,三狗快速掃了一眼,還好,沒有什麼不能念出來的事情,就把信念給大家聽了。
……
原來,在三狗畢業走了後,日軍飛機不斷地侵襲南京上空,幾乎每天都有人被炸死,大量的政府部門及工廠學校,都在搬離。
有的順江而上,撤到湖北武漢,有的南下,去廣東廣西,楊慕華她們的軍醫學校,是撤去廣州,但她沒有走,居然留了下來,留在南京城了。
她說,她的學科已經快結束了,最後一年基本是實習,沒有必要跟著學校走,抗戰急需用人之際,可以一邊實習一邊做事,就去南京留守政府辦公處,申請了做防空救護隊的志願者。
防空救護隊也跟學校提了申請,學校同意一些快畢業的學生參加這樣的臨時組織實習,為了支援,甚至提前把畢業證書都頒發給他們。
楊慕華她們畢竟是女學生,以前在實驗室看老師解剖屍體,剛開始很難以接受,她們好幾個星期,都不吃食堂的肉,看著就噁心,想吐,會聯想起那一刀一刀割開的屍體,以及裡面的臟器。
後來,慢慢地以專業角度去學習去接受,慢慢也習慣了,習以為常就見怪不怪了。
可哪裡知道,做防空救護隊志願者,在救護被炸的傷者時候,是看到活生生的人被炸斷了手腳,有的甚至是被炸成四分五裂血肉模糊的,那種慘烈景象,太震撼人了。
即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軍校學生,楊慕華還是一開始受不了,連看一眼都不敢看,有的女同學直接就吐了,甚至是暈了過去的。
但是,國難如此,百姓死難者如此,最後大家還得要以最大的力量來克服自己,去救助傷者,收拾死難者。
每次一聽到空襲警報後,大家馬上跑到防空洞裡,等敵人飛機一走,警報還沒解除,他們就衝出防空洞,以最快的速度去救助傷者,和死神在賽跑。
救助完傷者後,又要幫助收容隊收拾死難者,有的時候,到處找屍體的碎片,現場經常是一片狼藉,牆頭上掛著一隻手,樹枝上掛著一串腸子,有時候腳都會被斷頭給絆到。
南京城那麼大,他們分成各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片區,幾乎每次空襲後,都會有死難者。
憲兵隊天天出動,每家每戶地去勸說市民離開南京,但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走,有一些歲數大的老人,走不動的或是不想死在他鄉的,死活不走。
還有一些窮苦百姓,連路費都沒有,離開南京,能去哪裡?怎麼營生?與其餓死在茫茫的半路上,還不如呆在家裡,過一天算一天。
還有大量堅信日軍打不過來的人,有小部分甚至是盼望日軍打過來的,做漢奸的,或急於等著做漢奸的,想渾水摸魚的,形形色色的人很多。
像救護隊等組織是必須要留下來的,堅守崗位,最後才能撤退的。不過在經過憲兵隊連哄帶騙甚至是恐嚇的努力下,大量的人還是離開了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