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幾乎三年沒有碰過肉味的葉昭此刻算是能夠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他現在就有類似的想法。
初春的寒氣被窗紙隔絕,哪怕屋子裡的灶火令房間裡充斥著暖意,葉昭仍舊不願意從被窩裡出來。
“夫君該去與諸位先生議事了。”蔡琰如同慵懶的貓兒一般瑟縮在葉昭懷裡,閉著的眼睛不住的顫動著,呼吸也有些凌亂,最終忍不住按住自己胸前那作怪的大手,清冷的聲音裡,少有的帶著幾分嬌嗔。
劉薇和蕊兒還在一旁酣睡,作為昨夜的主力軍,劉薇和薇兒承擔了葉昭至少一大半的火力,寬敞的床榻上躺著四個人,對於蔡琰來說,哪怕不是第一次,仍舊還是不適應,感覺有些荒淫,但又有些捨不得那足矣給她帶來安全感的臂彎。
從一開始的認命般的婚姻,到如今已經漸漸變得有些離不開葉昭,尤其是這三年的聚少離多,讓之前並不深刻的感情,在一點點沉澱和昇華。
將清冷女神拉入人間的過程,一直是葉昭最喜歡的感覺,聞言也只是笑笑,並不在意,繼續抱著蔡琰溫存,已經年近三旬的女人身上,有著令男人著魔的魔力,讓他愛不釋手。
又胡鬧了一番之後,葉昭才強行讓自己離開了溫柔鄉,暫時的放鬆可以,但太過留戀會讓他喪失心中的雄心,溫柔鄉乃英雄冢,真不是亂說的。
裝睡的蕊兒乖巧的起來幫葉昭和蔡琰寬衣,儘管蔡琰已經多次表示這種事情不用蕊兒來做,畢竟蕊兒是葉昭的第一個女人,哪怕是妾,在這個不計算孩子,只有他們四人的家裡,也早已是家裡的一份子,無論劉薇還是蔡琰,對這個乖巧的小侍女都挺疼愛,只可惜,一直未能懷上葉昭的孩子,對她來說,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葉昭拍了拍蕊兒,幫她穿了一層紗衣,免得凍著,又跟蔡琰說了會兒話之後,方才離開。
如今對葉昭來說,是個難得的假期,除了早上例行公事去議事廳瞭解一下政務之外,大多數時間,葉昭都在陪兩個孩子。
葉徵如今已經十歲,已經開始在書院學習,次子蔡益,如今也六歲了,除了啟蒙之學之外,葉昭本不想讓他有太多負擔,卻在這年紀被蔡邕拉著做學問,每天苦著一張小臉。
作為葉昭的兒子,葉徵比蔡益也強不了多少,除了正統的儒學之外,算學、法學都是必修課,作為未來自己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葉徵註定從小就會失去很多人該有的快樂,有些習慣,也得儘早養成才行,不過葉昭對蔡益的教導可以不聞不問,任由蔡邕去教,但作為長子,葉徵的教導是早就被規劃好的,勞逸結合是必須的。
四歲開始,葉昭並沒有教學問,而是教一些規矩、習慣,有些時候,規矩、習慣、教養比學問本身更重要,也正是因為有葉昭之前長達三年在這方面的培養,在葉昭出征之後,葉徵也能保持學習和鍛鍊的習慣。
“父親!”葉昭回來不久,便見葉徵前來拜見。
“我兒又長高了。”葉昭看著葉徵,剛到十歲,已經有六尺有餘(漢尺23厘米左右,六尺大概一米四),在這個年紀來說,已經算很高了,從小各種營養均衡,再加上足夠的鍛鍊,葉徵的體態均勻,文質彬彬的臉上,帶著一股陽剛之氣,並不顯陰柔。
順手摸了摸葉徵的腦袋,能夠感覺到兒子有些抗拒,但卻強迫自己沒動,畢竟那份生疏感是無法一下子化解的,葉昭帶著葉徵在庭院裡的涼亭坐下來,將話題拉到學問上面,這也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地方:“我兒最近在書院可曾有不惑之處?”
“確是有些。”葉徵點了點頭。
“說來聽聽,為父學問雖然未必能及恩師,但這天底下,強過為父的也不多。”葉昭笑道。
“最近蔡翁在教孩兒與益儒學,但孩兒卻覺得,這儒學之中,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作為被葉昭培養出來的學霸,提到學問,葉徵明顯精神了許多。
“說來聽聽。”葉昭笑道。
“比如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卻又有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之言;還有親親相隱,又有大義滅親之言,這豈非自相矛盾?”葉徵看向葉昭。
大義滅親?
葉昭眼皮子跳了跳,自己這老師究竟在教什麼?
不過既然問了,葉昭也不能迴避,想了想道:“那我兒以為,這儒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