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剛,隨你叫聲什麼都行。”
“吳老師,您好您好……”
還未等俞彥僑客套完,又聽吳剛說道:
“你這人嘴夠麻溜的呀,那嘴一張,什麼話都能甩的出來,也不管那人受得受不住啊!”
很顯然,吳剛不接這頂高帽。但人俞彥僑是“交友技能plus”百分百的男人。
稍稍調整下攻略方向,笑容緩緩融化,語氣誠懇,道:
“吳老師,您這樣的藝術家,在人藝那樣的殿堂表演,可以說,那是祖國演員裡最棒的那撮人,
特別是我們當演員的,甭提多羨慕那個舞臺,特別是我這種小演員,
對您們那是高山仰止…絕對的敬仰加尊敬。”
人的閱歷和智慧是隨著年歲增加,至少現階段的吳剛還是個小夥,內心驕傲正是積蓄磅礴的時期。
“我在三國劇組認識的鮑國安鮑老師、扮演呂布的張光北張老師,這些老藝術家,提到人藝,那都是豎大拇指的!”
人際交往都是你忽悠我、我忽悠你,講的是個“真情切意”。
俞彥僑扯虎皮充大個,不過舉例劉關張三人,這時候的他們還是人後嘍囉,現階段鮑、張已經小有名氣。
年輕人嘛,都期望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被讓人看見。
年輕人的城府能有多深嘛,幾番連消帶打,俞彥僑成功取得吳老師的“友誼”。
俞彥僑雖然捧著,但也真的佩服,如今這個年代能考進人藝的演員,那都是天賦絕佳。
如果說影視是百姓的消遣逗樂,那話劇就是高山流水了,能去看話劇的人,那得帶點文化素養的眼界去看。
接連幾天,兩個年輕人的關係愈發升溫。
人小俞嘴甜會做飯,在這個艱苦的劇組裡,吳老師感受到了除父母老師之外,來自朋友的溫暖。
片場休息間隙。
透過幾天的接觸,吳老師也探清楚了俞彥僑的低。
認為這個人心思活泛且知進退沒甚惡意,說話有分寸還喜歡貧嘴,但讓人不討厭還挺喜歡,求學態度放的低,心有崢嶸卻能分對錯。
以上這些,就是吳老師對那個男人的瞭解,年輕人好為人師,態度雖倨傲、說話衝,雖然他自個不覺得。
可俞彥僑那是什麼人,能屈能伸的主!
一旦進入求學狀態的他,若惹得吳老師生氣扇了自己一巴掌,那他都得給他拿藥膏,說別把手打疼了。
兩人貓在片場角落抽著煙,正雲裡霧裡的時候,俞彥僑扔掉菸蒂,朝吳老師道:
“我昨晚按照您的要求背了一宿(xiu),您看看?”
可能天氣偏點熱,吳老師耷拉著眼皮子有些不耐煩,道:
“行行,趕緊的吧你,等會又要去曬太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