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一個自認為能力良好的人來說,當前來給上司彙報的時候,通常已經有應對之法了,哪怕應對之法簡單粗糙,但一定是有的。
想要讓下屬跟老牛一樣勤勤懇懇的去做事。
就要學會聆聽。
哪怕聆聽一個認為可以扔進糞坑的建議。
在一個集體之中,在任何一個位置上,都需要存在感。
當沒有存在感的時候,脫離這個集體便成了一定的事情。
而且他做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總結。
當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出現後,一定不能著急去解決,要將這個事情變成一個漫長髮展過程。
猶如一個橡皮筋,那時候就會發現,這根橡皮筋只是剛剛繃緊,還能拉伸兩倍以上。
到時候再去看問題,說不定問題已經消失了。
即便有個別粗深的裂痕,只需要輕輕的抹掉,就能輕鬆的解決。
快刀斬亂麻的事情做不得的,因為這一刀下去,也許是傷人傷己。
“殿下,微臣覺得,必須要儘快分別安置移民。”方孝孺頓了頓,道:
“蘭縣縣令在準備應對北上移民的決策便是失誤的,十萬百姓沿著黃河南岸群居,等到春天再安置,簡直,愚不可及……微臣也不想再說這些。”
“臣建議,殿下必須要出面再次重申承諾,要讓那些得到獎勵的人相信,自己的獎勵殿下一定會給,要讓那些沒有獎勵的人相信,殿下不會拋棄他們,過了冬天,有自己的土地。”
“安穩下來那些浮躁的心,等解凍之後,再想辦法解決土地的問題。”
“其二,必須要拆,哪怕是天寒地凍,也要將十萬人拆成百戶一營,分別安置,嚴令不得走私傳授,人多聚集在一起太容易出亂子了。”
“其三,殿下,就真的沒有什麼辦法,讓這些百姓們忙碌起來嗎,真的,要是這樣閒下去,微臣自己都閒得慌。”
“兩個老婦互坐閒聊,聊著聊著都能互罵起來,要是再鄰里互幫,很快就能漫延成上百人的鬥毆。”
聽著方孝孺的建議,郭英搖了搖頭,道:
“太複雜了,太麻煩了,還要殿下去給他們保證。”
“殿下,末將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將這十萬人全部充入幕府兵,這些人若是膽敢犯上作亂,末將保證讓他們後悔來到這個世上。”
“而且殿下目前府兵才兩百,也是時候招募兵馬,加以訓練,以壯殿下臂膀。”
方孝孺十分無語的瞅著郭英,搖頭道:“郭將軍,此時募兵絕不是最佳時機,不僅會讓百姓內心不安,更會有損殿下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斷然不可行。”
爭議是必要的。
沒有爭議也要創造爭議。
方孝孺和郭英擁有著兩個截然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式。
方孝孺事事都要站在道德的層面上思考問題,當最高階別的道德問題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一步步的降低道德的標準,直到降低到能解決問題的地步。
郭英就不一樣了,是站在問題的層面上來思考,只要是問題,什麼解決辦法最簡單有效,就採用什麼樣的方法。
所以一個是治理地方的文臣,一個是征戰四方的武將。
但在朱棖看來。
兩人都忽略了一個核心的思想。
都特麼沒有站在他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這是需要改正的,如果兩人連這個都沒有改正的話,等他徹底穩固了自己的地盤,是需要狡兔死走狗烹的。
“將十萬百姓分拆百戶一營,每營組建營兵負責維持秩序,不要太多,保持在百人以下,營兵由郭將軍操勞主持。”
“等打春本王準備蓋王府,需要木材,南山不是有很多的松樹嗎。”
“那就讓十萬百姓去伐木吧,孝孺兄,本王立木取信,只要有人從南山將松木送到王府所在,一根木頭一百文,絕不拖欠,本王當場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