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邊像他這樣的娃娃其實也不少。
甚至有比他更快的。
所以沒顯得有什麼突出。
現在跟別的娃娃最大的不同,就是身上有勁,壯實得很。
“娘,這麼幾天要回去了,你就別忙活了,該歇歇就歇歇,這棉衣做不完,以後慢慢做,明年穿也一樣啊。”
…
陳凌看到丈母孃放到旁邊的竹筐還放著沒做完的小棉衣呢,就忍不住說道。
“你懂啥,小娃娃長得多快啊,幾天一個模樣,別看我給睿睿做的棉衣大,就這小子長得快的,明年這時候就沒法往身上穿了。”
“再說,我這也就剩下一個尾巴了,趕趕工也就好了。”
高秀蘭總唸叨今年要大外孫穿上她做的新棉衣,說之前做的那件太薄了,棉花少。
陳凌瞧了眼新棉衣,這棉花鋪的厚的,睿睿穿上估計就成小狗熊了,根本走不動道了。
不過老人家一片心意,他也懶得多說了。
等王素素把柿子拿出來,就駕著車去縣城賣雞蛋了。
今天其實也不逢集,也不是廟會的。
但陳凌這也是有老客戶的了。
趕著牛車,慢慢悠悠的在大街小巷吆喝著轉轉,就有人出來買雞蛋。
這一趟呢,陳凌也沒帶多少鴨蛋,鴨蛋留著在家醃鹹蛋的。
就單純拉的雞蛋過來。
或許是天冷了,蛋類比往常儲存的更久的緣故,大家買的都不少。
有的看到標誌性的大白水牛拉著車過來,就知道是賣雞蛋的又來了。
呼朋引伴的圍過來賣雞蛋,小娃娃們則是趁機過來和小白牛玩。
就只是停了很短的一會兒工夫,牛車上的雞蛋就賣光了。
陳凌數完錢後看看時間,正好十一點左右,這時候也不是飯點,正好去秦秋梅兩家子送點柿子,臨來的時候,王素素還給放了些野山藥,讓帶過來。
就這麼給她們兩家送過去,一看陳凌給送來這麼多柿子。
柿餅和野山藥還好,暖的柿子給的太多了,不好放啊。
“富貴,你家這暖出來的柿子太漂亮了,就是家裡吃不了這麼些啊。”
鍾曉芸也沒跟她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看到這些晶瑩剔透,黃中帶紅,既漂亮又誘人的柿子,喜愛的同時也很為難。
覺得這麼好的柿子,吃不完浪費多可惜啊。
“沒事,吃不完給你學校的老師學生們帶點,實在不行,做成炸柿疙瘩,攤成柿子饃也行。”
陳凌看到她發愣,就知道她不會做,嫌棄道:“你倆算完了,我剛教完秦秋梅,到你這兒還得教你?你不會做就問她去吧,倆笨蛋。”
“呸,誰笨蛋,別人哪有你會吃啊,對了,你先別走呢,幫我給素素帶點東西。”
“……”
真不怪陳凌嫌棄她倆,柿子疙瘩和柿子饃是最簡單、最容易做的吃食了。
又是疙瘩又是饃的,光聽名字就知道這玩意兒不是啥少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