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果自己吞噬血肉的速度慢了,那就是一步慢步步慢,很可能下一刻自己就會淪為更快速強壯起來的捕食者的目標。
在這場充滿了蠻荒氣息的瘋狂生存競賽中,底層的勞動者損失最大,這一點毫無疑問。
在周文明的控制下,這些人曾經是令人羨慕的勞動者,真正的中產階級,帶芯者最大的產出階層,最有希望,最有理想,最有活力的階層。
但現在,他們就是最肥美的羔羊,遭到了瘋狂的撕咬。
短短几個月,勞動者們就從能夠養育三到五個孩子,並且頓頓都吃肉的境況,淪落為全家吃不上飯的地步。
好在新的國家很稚嫩,沒有發展出強大的法網,忍界也沒有戶口制度的傳統,社會的流動性還存在。
只要不是死心眼的人,只要不是完全走不了的人,都用腳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們全都流向了接納了第一波難民的茶之國。
可惜的是,周文明撤退時足足六千萬的產業工人,能夠進入茶之國的僅有不足三百萬,而且這已經是倖存下來的絕大部分了。
產業崩盤的速度太快了,當高層感受到危險,走完調查、確認的過程,開始發力保護時,就只剩下不到百萬工人。
這點人再被四大國和幾十個亂七八糟的小國一分,誰也沒有多少。
隨著工人階級大規模消失,殘留的工業體系徹底的癱瘓,經過緊急完挽救的工人只能勉強維持最緊急的需求,那就是軍工生產。
眾所周知,軍工是工業體系的高嶺之花,但它需要基礎工業體系的全方位供養,只維持軍工體系的運轉,就必然面臨逐漸萎縮的狀況。
但就算是如此緊張的狀況,也沒有能夠改變工人的地位,更沒有改變他們日漸困頓的生活。
高層願意放水給工人,刺激工人的積極性,但中層管理者不願意,這些利益他們也想要啊。
所以諸國制定的各種工人保護、鼓勵、獎勵政策都變成了廢紙,工人們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但在高層看來,他們投下了利益,就應該收穫更多的產出。
中層管理者不約而同的選擇將工人奴工化,用嚴刑峻法加強管理,用恐懼和死亡逼迫工人瘋狂工作。
從生活優渥到生活無著,用了三個月,從生活無著到工廠集中營化,也只用了三個月。
軍工生產果然出現了新的增長,領袖們繼續指揮軍隊揮灑自己的戰爭天分,新生代權貴們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富貴生活。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的欣欣向榮。
……
與諸國相反的是,救世會用自己的努力吸納了更多的工人,但卻把自己搞的狼狽不堪。
三百多萬工人陸續加入,讓生產力出現了快速的增長,但也帶來了巨大的危機。
因為工人們都是拖家帶口的,伴隨著三百萬產業工人一起的,是超過一千五百萬的人口。
這點規模的人口遷徙在某個兔子國都不是事,但隨便換個國家那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在戰亂開啟好幾個月的忍界更是慘絕人寰。
救世會得虧有之前的經驗,動員大量的蟲群,沿途供給食物、水源和住宿,保證道路通暢,這才能讓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完成。
而且這一輪的人口中包含著大量的青壯,難免有因為絕望而心生歹意的,救世會還得拿出人力維持治安。
還得保證衛生,防止大規模瘟疫。
不說茶之國殘破的工業體系能不能承受這樣突如其來的壓力,救世會的人力首先就承受不起。
不得已,波風鳴人只能放開救世會的入會標準,他們首先接納了第一批難民中的大孩子,然後就在路上接受了一大批工人加入。
救世會從不足兩百人膨脹到兩萬人,只用了十八天。
這樣的擴張保證了更大規模的生產,更好的秩序維護,但也沖淡了救世會原本純粹的理想主義成分。
隨之而來的就是思想上的混亂,執行力上的弱化。
這是任何組織壯大時都不可避免的問題,好在波風鳴人撐住了,並完成了對這兩萬人的思想轉化,進而團結了茶之國的一千六百萬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