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靖之前覺得,皇帝不會再發兵去打高句麗了,畢竟連楊玄感這樣的人都反了,皇帝應該能消停一陣,先平各地亂事再說。
至於能不能讓各地烽火平定下來,李靖認為已經很難了,兩次征伐高句麗,讓皇帝威嚴盡失,楊玄感作亂,只不過是個開頭,後來者應該很多。
至於天下大勢到底會走到哪一步,李靖心裡也沒底。
但在這樣一個時候,皇帝竟然還要起兵征伐遼東,就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就像大業八年年末皇帝發詔,準備再次起兵的時候一模一樣。
明明覺著不可能,卻就那麼發生了。
不過李靖也已經快麻木了,隨後只是想著,皇帝狂悖至此,也沒什麼好說的,那自己將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他不知道的是,他大哥李端,這次覺得機會到了,想要從徵遼東呢。
因為皇帝身邊得力之人,越來越少了,這在李端看來,是非常不錯的機會。
李端的視角比較特別,但效果很不錯,他到了東都,馬上就受到了楊廣的器重,許他獨領一軍。
十幾年之後,李藥王終於得償所願,再次披掛上陣了。
這次他沒忘了自家兄弟,來信勸李靖隨他出徵,為他出謀劃策。
李靖接到書信,看了看直接撇到一邊兒,人家是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他們兄弟二人,找準了機會,肯定互相捅刀子。
他若是真信了李端的話,跟著他去了遼東,能不能回來可就兩說著了。
要知道,當年那一刀,捅的可是讓李靖痛徹心扉。
冬末,為了表彰自己的學生看待天下大勢,比較有見地,李靖派人又給李破捎去了一些兵書和自己的筆記。
不過當面教導還是算了,只要李破字還寫的那麼醜,書讀的還是那麼少,他和李靖就不會有太多的共同話題。
而對於李破來說,雖然有著不少煩心事,但算起來,大業九年這個冬天,是李破過的最為舒心的一個冬天了。
等到年關,恆安鎮官兵舉營同歡。
李碧設宴,款待軍中將領,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年。
而這一天過去,就是大業十年了……
……………………………………
這一年,對於馬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年景。
二月間,馬邑突然便有流民作亂,還是在馬邑郡丞附近,聲勢不小。
身在恆安鎮的李碧和李破聽到訊息的時候,亂事已平。
馬邑郡丞李靖,親自率兵平亂,此戰當中,尉遲恭終於脫穎而出,亂事平定下來之後,因軍功,而授朝散大夫。
這場亂事在李破看來有點莫名其妙,郡城啊,有李靖坐鎮,怎麼會突然有流民作亂?
但接下來,郡丞李靖便以流民作亂為由,沒有再派兵去河北,之後很快便為有功將士請功。